說做就做。
但芝士鍋就得重新做了。
畢竟,它並不具備多數火鍋不懼久煮的共同點,熬煮時間一長,食材會不會煮老姑且不說,鍋裏的芝士徹底化開,濃鬱的奶香味散去,單單湯底的風味,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雖然在很多人眼中,這並不是什麼缺點,因為化開的芝士也沒有憑空消失,湯底的風味變化,也未必是壞事,口味上的層次感還更加豐厚了,但畢竟失去了最初時最原本的味道。
所以,芝士鍋其實更類似於冒菜,煮好後離火上桌,待鍋中主菜吃完,要涮別的菜時,才重新開火熬煮。
正好,湯底的配方也還要再重新調整調整,單單用番茄膏不太夠,還得炒點鮮番茄,另外,檸檬的量也需要重新調整。
另外,麵粉的量其實可以略微縮減一些,火鍋不比罐燜牛肉,而且後邊也還要再加芝士,麵澇就不宜過分濃鬱。
不過大的方向基本上是定下來的,剩下的也僅僅隻是微調而已。
很快,湯底做好,暫時先不下食材,上砂鍋慢慢熬著。
他則又取了十來隻鮮蝦,去頭去殼挑蝦線,切丁捶爛,摔打上勁,再加少許馬蹄碎和麵粉,一份蝦滑就算做好了。
店裏也沒有其他的海鮮,於是他又挑了幾隻鮮蝦,泡了一把粉絲,跟著其他食材一塊下入鍋中。
再嚐。
相當驚豔。
尤其是蝦滑,配著豉油與辣椒圈調出來的蘸水,酸辣鹹鮮一個不缺,入口勁道彈牙,和著芝士的濃香,簡直好吃到爆。
粉絲也很不錯,飽吸湯汁,爽滑順口,根本停不下來。
雖然仍然沒到A-級的標準,還屬於B+級的範疇,但相比先前那道部隊鍋,無疑好了太多。
於是齊禹便喊來龐亦津和齊清河一塊品嚐。
前兩鍋時間有些長了,但問題不大,本來就是讓他們挑毛病的,出鍋久了隻會讓毛病更加突出,不影響他們給出意見。
龐亦津連連點頭:“很不錯啊,師父你這熬的是什麼?自創的火鍋嗎?”
齊禹:“就是樸部成的棒式芝士部隊鍋,怎麼樣,還可以吧?”
龐亦津呆了:“這你媽是棒式芝士部隊鍋?這……除了名字一樣,都加了芝士之外,根本毫無聯係嘛。”
齊清河對異域菜式不太了解:“什麼棒式芝士部隊鍋?”
齊禹大致給他解釋了一下,隨後衝著龐亦津說:“做了點本土化調整嘛,原本的芝士鍋我感覺不太符合國人的口味,要做到打破口味藩籬的程度要求又太高了,一時半會肯定不能成,所以幹脆按我的理解調整了下這鍋的味型。爺爺和謝師父他們不也鼓勵我們自己調整嗎?”
龐亦津連連搖頭,覺得不行:“你這哪裏是調整,你這簡直是直接換了道菜,做法、口味都完全不一樣了。我覺得評委肯定不得幹,否則的話,你硬做一鍋山城老火鍋完了加兩片芝士進去,硬說是你理解的芝士鍋,豈不就鑽了人家的空子?”
齊禹:“我想過,但紅油老火鍋跟芝士的味道不太搭,主要是豆瓣豆豉的味道跟芝士有點衝突,和酸辣口也不那麼適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