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亦津最後還是在出菜後騰出手自己吃了丸子。
他吃的是獅子頭,隻吃了兩口,吃完後很是認真地看了齊禹兩眼,眼裏滿是鬥誌。
這段時間他被齊禹突飛猛進的廚藝刺激地夠嗆,但始終鬥誌不減,而且也沒亂了方寸,一直按著良好的節奏練廚學菜,幾個月下來,進步雖然不明顯,卻也肉眼可見。
是個極好的對手兼朋友。
吃完後,齊禹又招呼外邊的人輪換著進來幹飯,一人吃了幾嘴,最後均分了醬汁,拌飯填填肚子,又繼續出去幹活。
齊禹仍沒做菜,隻是幫齊清河跟龐亦津打下手,偶爾幫他們滑滑肉。
齊清河:“臥槽!料油快用完了,兒砸,得不得空?快幫我熬點料油!”
“嗯?”齊禹愣了一下:“用完了?不是,昨天你們都沒熬嗎?”
“搞忘記了……整快點啊,剩下的料油最多能出七八鍋!”
齊禹深吸口氣:“知道了!”
所謂料油,其實就是用商品油將各種食材炸過一道,將它們的香味融進油當中。
開飯店的,除卻某些專油專用的講究菜以外,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直接用的料油,一般分為兩鍋,炒素菜用一種,炒葷菜用一種。
嗯,料油做法其實並不複雜,配方也比較大眾,很多飯店的學徒工都會,甚至基本就是由他們來負責熬的料油。
外行人可能會覺得這玩意有什麼大秘密,藏著什麼了不得的配方,尤其現在互聯網發達,料油更是被渲染成一種特別神奇的東西,甚至變成了做菜好不好吃的關鍵,但其實這玩意起到的隻是錦上添花的作用罷了。
齊禹迅速準備食材。
大約五十克花椒,七十克八角,兩根長約七八公分的桂皮掰碎,用紹酒浸泡香料。
緊跟著,他又切了兩盤生薑片,四顆中等大小的洋蔥,十幾根大蔥取白,斜刀切八毫米寬的小段,一大把小蔥同樣取白切碎成蔥米,再挑了幾十瓣大蒜拍碎,最後切了十根尖椒、四根廣胡蘿卜,一大把芹菜去葉取莖切碎,再洗兩把香菜備用,食材就準備好了。
他刀工極佳,手腳很快,做完這些也不過才花了十來分鍾。
期間,切好生薑的時候香料表麵已經泡至微軟,他便用漏勺撈了出來瀝水備用。
再掃一眼食材複盤一二,確定東西齊全,齊禹便熱鍋燒油,準備炸料。
做這玩意最怕的就是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什麼香料都往裏放,那炸出來的東西就一股濃烈的香料味,喧賓奪主,反而難吃。
齊禹一口氣準備了兩鍋油,一鍋大豆油三斤出頭,另一鍋菜籽油三斤半上下。
菜籽油先開大火熱鍋,至冒煙後關火放涼——他們家買的菜籽油是冷榨工藝的,不先加熱放涼會有一股生味,影響味道。
菜籽油放一邊,齊禹又來料理大豆油。
這鍋油是打算用來做素菜的,有個眾所周知的小常識,一般素菜用葷油,葷菜用素油,葷素搭配,炒出來的菜味道更好。
於是齊禹直接開中火,再往大豆油裏加了大概一斤豬油,化開後,食材取半一起下鍋,轉大火逼出鍋內料裏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