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間才出來吃飯的住戶本就不多,而且大多都比較宅,沒了工人們一邊吃一邊大聲誇齊禹手藝的現場宣傳,零星前來的住戶並未被吸引過來,大多數看都不看這邊幾個攤子,徑直走到自己熟悉的攤位或餐館飯點點菜。
分潤不到齊禹吸引過來的“流量”,他們的生意都差了許多。
齊禹若有所思,他把自己放在他們的位置上思忖片刻,便覺得這種情況下即使是他的廚藝都很難吸引來多少客人。
雖然他做飯很香,但報上去的這些家常菜,單單香味與其他選手乃至其他普通攤位、大排檔的菜也沒有質的區別,光憑氣味休想吸引到太多人。而人流量不夠,吸引來的人再怎麼大聲誇,效果也很悠閑。
況且大聲誇廚師多少有點羞恥,工人們大咧咧慣了,聚一塊的人又多,形成了那種氛圍,大家誇讚起來還是沒什麼,如今人少,吃飯的又多是阿宅,頂多眼前一亮,低聲驚歎幾聲,別指望他們會幫廚師無償吆喝。
這種情況下,其餘也很難打開局麵。
但這也隻是暫時的。
味道過硬,量大管飽,價格也還算良心,久而久之就一定會積攢起口碑,進而就擁有了相當火爆的生意。
比賽給了一整天時間,目的怕也在此——讓選手們中午想辦法打響口碑,晚上再各憑本事競爭。這樣一來,即使中午有某些參賽選手運氣不錯生意較好,到了傍晚也會回到憑實力劃出的起跑線上。
隻是出了齊禹這個意外……
齊禹老神在在,慢悠悠喝著酸湯,輕鬆愜意。
他的生意連中午都這麼火爆,傍晚更不必說,一點壓力都沒得。
至於其他選手嘛……
單看他們炒菜,龐亦津的實力應該是最強的,而且做起菜來極有條理,效率很高,有條不紊;其他選手就差些了,即使現在生意比較冷清,也還是暴露出了些許問題。
比如最遠的那個目測二十出頭的寸頭廚師,現調醬汁的時候明顯有些混亂,雖然調料沒加錯,但每加一次調料之前,料勺都要在調味罐上晃悠半天才能選中。
一看就是沒按自己的使用習慣調整過調料順序,以至於做了一個多小時的菜了都還不熟悉,天知道之前生意好的時候他得亂成什麼樣,會不會加錯調味料。
搞不好他就沒得自己的習慣順序。
冉習賦稍好些,做菜有條理,之前的準備工作也比較充足,但做菜的效率比較低。如果說齊禹和龐亦津平均四五分鍾能出一鍋菜,他得七八分鍾才出得了一鍋。
不過,四號攤位的廚師有點意思,引起了齊禹的注意。
他看上去年齡有點大了,三十出頭的模樣,說是青年廚師已有些勉強,不過這比賽本身也沒在年齡上做硬性規定,三十歲不算什麼問題。
關鍵是他的手法非常嫻熟,下菜下調料的動作看著很賞心悅目,顛鍋翻勺也很漂亮,看起來還蠻專業的,做菜效率非常高,比齊禹和龐亦津也絲毫不差。
尤其是涮鍋的動作,行雲流水,竟比齊禹還快些,一看就沒少涮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