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會嘛,能有什麼形式,跟我們上次敬老院搞得活動差不多咯,”龐亦津擺擺手,輕描淡寫的說,“無外乎聽組織者吹吹牛批,再聽組織者請的大拿吹吹牛批,完了看看節目吃吃飯,過程中感興趣的大師們相互交流交流,不感興趣的就坐那吃吃喝喝。”
冉習賦也說:“差不多就是這樣。至於我們能不能參加,要取決於我們家裏的長輩參不參加,並且願不願意帶我們進去。”
齊禹嘿一聲:“也就是說,參加青年賽的廚師其實沒資格入場?坐角落都不行?”
“場地沒那麼大。”冉習賦對交流會的情況倒是相當了解,畢竟他們家也是承辦方之一,“你知道的嘛,青年賽原定是由大師們推薦晚輩參賽的,但謝大師覺得這樣有點圈地自萌的意思,就直接改成了報名製,向全社會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年廚師開放報名。
這樣一來參賽人數就太多了,租的交流會會場雖然不小也擠不進這麼多人,就隻有設置點門檻了。當然,這門檻其實也不是那麼嚴格,實在想進去的話交點錢也能買到入場資格。”
“這樣啊……”齊禹了然,又好奇地問,“多少錢?”
“得看你想坐哪裏。”冉習賦說,“具體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如果隻求入場,在角落隨便找個地方坐的話,三五百應該就夠;如果想靠近點的話就得加錢了。”
龐亦津:“沒什麼必要,湊的近了也很難跟周圍的大師名廚攀上關係,更別提得到指點了,頂多就是聽他們吹牛批的時候聽的更清楚點,但對自己廚藝的幫助也很小,何況你還很難辨別他們是認真交流還是單純吹牛。”
“是這樣沒錯。”冉習賦也連連點頭:“這種交流會,大師們彼此交流切磋,隻要有心多少確實能有收獲,但我們層次沒到那個地步,他們交流的內容對我們根本沒太多幫助,也就是去見見世麵,在那群大師麵前混個眼熟。”
齊禹:“也就是說,參加這種交流會對我們的意義不大?”
“也不能這麼說,”龐亦津說:“據我所知,謝大師很重視這次的交流會,有心辦到最好,會場上準備了好幾個灶台。按以往慣例,準備了灶台廚藝台的交流會,總有大師會上去用一用。
廚藝嘛,理論和實際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尤其不少大師的文化水平其實不高,有些東西言語間很難說清楚,總得實踐操作一番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也隻有在灶台岸台上,才能做最直接的交流。
相比起聽他們吹牛,直觀的看一看他們怎麼做菜,對我們的幫助還是蠻大的,很多原先困惑不解的細節,可能看他們做一次就茅塞頓開了。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還是能去看看。”
冉習賦補充:“我給謝大師說過你爺爺和晁公,他倆應該都收到邀請了,位次大概還挺靠前的,你想去的話喊他們領你去唄。”
齊禹有些心動,又有點為難:“可我沒聽他們提過這事,他們大概都不想參加……”
“啊?”冉習賦愣了一下,“他們都不打算參加嗎?那就太遺憾了,謝大師可是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