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老爺子脫口就否定了齊禹的想法:“蛋液變形凝固後非常蓬鬆多孔,最是吸油,所以油和蛋的比例一定要掌握好,少幾分容易糊鍋且不香,多一點就容易膩,膩到糊喉嚨,覺不能隨意增減。”
晁堂也說:“是啊,我覺得現在的比例就差不多了。油和鍋應該都沒問題,問題主要還是我們還沒找到感覺,小禹提出的做法絕對是可行的,我們再多試幾次。”
老爺子瞥了眼邊上的灶台鍋碗,搖頭:“馬上就要開始熬粥了,粥煲到差不多第一個加的就是蛋絲,我們的時間不多,沒條件慢慢嚐試。”
晁堂:“那也隻有先把不太合格的蛋絲加進去,我們先試試總體的味道怎麼樣,看看整個流程的可行性。”
老爺子點頭:“確實得先看看整體的可行性,判斷方向正確與否,不能被一個蛋絲給耽誤……我們再試兩次吧,還不行就隻能這樣了。”
齊禹也跟著點頭。
不愧是宮廷菜,有菜譜有方法,還有兩位老爺子的廚藝打底,居然還能連續翻車,這要換他自己琢磨,也不知道得猴年馬月才能琢磨出來。
但也是兩位老爺子的要求太高,其實在齊禹看來有好幾次的蛋絲已經明顯可用了,隻是兩位老爺子還不滿意而已。
他們是奔著將這道菜原原本本複原出來的目標去的,即使做不到完美起碼也得做到S級,至不濟S-的邊總得摸到,而齊禹原本的打算是做到B+級就勉強夠用。
同一道菜,B+級和S-級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吃起來完全不是一回事,要求當然也不可同日而語。
很快,晁堂和老爺子又各做了兩份蛋絲,結果都不太滿意。
但已經沒時間給他們再次嚐試了,齊禹的粥已經熬到火候,米粒已然開花,菌絲筍絲等也已經下入鍋中良久,海參花膠鮑魚等輔料也已經熬煮到位,需要依次下入各式主料並開始逐一調味了。
不算成功的蛋絲率先倒入砂鍋之中,再加入一定量的薑絲,輕輕攪拌,燜上片刻,又繼續依次倒入魚翅絲、火腿絲、驢肉絲、裙邊絲、雞絲、燕窩絲、蟹腿絲,間隔時間不一,最後才是關火加入蔥白粒和牛肉絲,上蓋再次烘燜三分鍾。
三分鍾後,齊禹再次揭蓋,濃鬱的鮮香味頓時飄飛而出,極其誘人。
齊禹和龐亦津貪婪地吸了幾口氣。
但老爺子卻皺起了眉:“鮮味雖濃鬱,但感覺不太夠和諧……屬於海鮮的味道過於突出了點,壓過了其他幾味鮮香。”
晁堂也說:“確實,看來除了蛋絲之外,其他幾味食材的處理也還是不夠到位……不管怎麼說,先嚐嚐吧,色香味形意,總要全方位的評判過才能得出結論。”
老爺子輕哼一聲:“香就已經不合格了,味恐怕也很難給驚喜。不過色和形看起來確實還不錯,至於意,前四項不夠火候,意也很難突出,一口吃出海陸空三鮮的意境難免大打折扣。”
話雖如此,但他還是率先拿碗給自己舀了一小勺,然後退到一邊。
晁堂同樣也打了一小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