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絲三鮮粥的九種主材料,每一種處理起來都相當繁瑣。
鴿子蛋要完全去除掉蛋腥氣,就得將蛋上的胎盤摘幹淨了——也就是蛋黃上附著的,芝麻大小的絮狀白點。
晁堂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主廚,早料到了這一步貌似簡單其實賊難,早早就給他準備好了小號的膠頭滴管,齊禹隻要拿滴管刺破蛋液湊到胎盤邊,一吸就能把胎盤吸上來。
他在專心處理鴿子蛋,晁堂和齊老爺子則幫他處理其他食材,或撕或切,全部化成細絲。
其中,除了燕窩外,其他幹貨諸如魚翅、花膠等的泡發時間都不太夠,但當下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先煲出來看看成品怎麼樣,琢磨下如何改進再說。
等齊禹將鴿子蛋處理好,抬起頭才發現龐亦津就站在邊上,而兩位老爺子都已經停手,處理好了自己那份食材。
龐亦津露出笑:“禹哥,我看一下你在弄什麼新菜。”
齊禹嗯一聲:“可以的話,幫我點忙吧。”
“噢?我能做什麼?”
“你們粵菜係對鮮類的菜都有比較獨到的見解,麻煩你幫晁爺爺打打下手,我就跟我爺爺搭檔,最後再彙總起來成一鍋粥。
注意,要盡量把食材的鮮味提煉並放大到極致的同時,還不能把食材燉太老甚至燉化掉,還是有點難度的,時機和火候一定要把握好。”
龐亦津連連點頭:“沒問題。”
齊禹嗯一聲,隨後滴了幾滴米醋入蛋液中,略加少許水澱粉,開始快速攪散。
老爺子則在一旁燒鍋熱油。
待油熱至適當溫度,老爺子手一伸,齊禹便立刻將打勻的蛋液遞給老爺子。
以齊禹當今的廚藝要將蛋液炒出絲沒有任何問題,但九絲三鮮粥對蛋絲的要求太高,不但要粗細均勻且根根細如粉絲,還要求將絲拉的盡可能長,這就遠遠超脫齊禹的廚藝範疇了。
就是以老爺子的本事,都讓齊禹往蛋液裏加點水澱粉以增添蛋液的韌性,難度可見一斑。
就見老爺子左手持碗輕輕往下傾倒,蛋液便化作溪流緩緩落下,接觸到鐵鍋的瞬間便開始因高溫變性凝固,滋滋作響的同時散發出濃烈的香味。
老爺子眼疾手快,右手以勺底快速壓上蛋液,順著一個方向打起轉來,剛剛開始凝固的蛋液頓時被打散,並拉出極其細長的絲。
但,拉蛋絲初期很簡單,難的在於如何掌控住之後的油溫。
火太大鍋心油溫太高,蛋液攪散後沒多久就糊了,顯然要不得。但如果火小了鍋中油溫不夠,蛋液倒到中後階段就會把油溫拉下來,無法在第一時間凝固,也就拉不出符合要求的細絲。
也因此,即使這一步用到的鴿蛋在九絲三鮮粥的九大主料中最不顯眼,卻是難度最高的一環。
即使齊老爺子對火候的掌控早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在最後一小團蛋液落下的時候,鍋中油溫也已經跌到了極危險的地步,即使老爺子即使調整,進一步減緩了蛋液的流量,並示意齊禹趕緊轉大火,這一小團蛋液仍沒能在第一時間凝固,拉出的絲稍稍粗短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