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平定王琳(三)
傍晚時分,殘陽如血,處處給人一種緊張的氣氛,好像上天也知道這裏將有一場廝殺,它們皺起眉頭訴說著他們的不情願。很快三通號角聲響起,已經整肅的軍隊從三個方向向柵口進發,一柱香的時候戴僧朔已經馳到柵口前的平地上,他是跟著自己的族兄來的,戴僧錫讓他打先鋒,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很快他看到了對麵的敵人,他們的軍隊也是排得整整齊齊,隻聽一聲號角長鳴,敵人陣營裏有一人騎馬出了陣營,戴僧朔提起槍兩腿一夾馬肚子,馬兒疾馳向陣營中央,隻見戴僧朔穩穩的馳去,就那麼準準的一槍,對方的先鋒官就已經落下馬,很快對方陣營中又有一人出列,他端著把大斧給人一種力大無窮之感,隻見他在快要到來時,輕輕一斜身子,向戴僧朔的馬匹砍去,戴僧朔一側身一彎腰從馬背上將對方提起扔在了地上,對方從地上爬起用足了力氣將板斧朝他扔來,他緊握馬韁繩身體往後一傾,板斧從自己的頭頂飛過,他覺得可氣,就促馬上前,用長槍將對方插死在地,緊接著先前那個落地的將士一看此景,拔腿就朝自己陣營奔跑,不料在自己營前被自己人用劍刺死,頓時對方自亂陣腳,陣營不穩,人心惶惶。韓子高趕緊讓人吹響了全麵進攻的號角,將士們從四麵八方突出,瞬間兩方人馬陷入混戰狀態,韓子高站在坡頭看著戰爭的場麵,自己心裏非常的清楚用不了一個時辰,整個戰爭就會結束,他露出了欣喜的笑,戴僧錫站在他旁邊問道:“大將軍,末將年事已高,將來恐難以再在陣前效力,我想……”
韓子高回過頭看著這個老將說道:“將軍,你的兄弟武藝不錯。”
“他是個人才,隻是需要戰場上的磨練的機會。”
“將軍完全可以將一些仗交給他去打。”
“大將軍不會覺得末將……”
“老將軍你想多了,當年要不是您,我也不過是皇上身邊的一名伶人。”
“大將軍自謙了,謝謝將軍。”
“放心吧,隻要他能為我效力,我一定在皇上麵前力薦他,給他一個職位。”戴僧錫聽著這話,眼中老淚縱橫,他沒有機會親自在皇上麵前進言,但是大將軍的話讓他看到了希望。
王琳的將帥士卒看到戴僧朔的表現後都已經是心驚膽寒,心想那麼有能耐的板斧將軍上去尚且三下兩下就被製服,且已喪命,自己武藝不精,智謀不足,何以抵擋,這樣想來軍中人心渙散,再加上看到對方人數眾多,且各個勇猛,他們都有棄甲而逃之意。在激戰中王琳眼睜睜的看著對方橫掃千軍,而自己的士卒卻是且戰且退,毫無鬥誌,自己情急之下拿起一把劍對著向後退卻的士卒刺去,其他士卒看到這一幕,他們好像受到了激勵,開始奮勇殺敵,但是他們的激情沒有持續很久,很快他們又開始退卻,不久他們的防線全線崩潰,王琳自殺,所有人馬被俘。
在台內的大帳裏,韓子高對軍中的書隸說道:“趕緊起草文書送往朝廷,向皇上報告王琳伏法,所有人員被俘,出戰告捷。”書隸按照著韓子高的意思,很快擬寫好了朝報,然後送交韓子高處,子高覽畢交於李尉,李尉出去交給了役卒,役卒騎著快馬疾馳送往朝廷。
皇上接到邊報,高興的手握奏折在禦書房裏來回踱步,他一邊踱步一邊說道:“好,好,終於可以放心了。”他將右手抬起,好像要讓站在那裏的李總管去幹什麼,李總管盯著皇上的手看了半天,他又將手放下了,然後他轉身麵對著李總管說道:“你去把華皎找來,不……你去召武帝舊臣前來。”李總管不明白皇上要幹什麼,他又不敢多問,他轉身離開,剛要出門,皇上叫住他說:“算了,你還是把華皎給我找來吧!”李總管應聲出去了。
華皎站在禦書房裏,等待著皇上的訓問,他知道皇上沒有什麼大事,肯定是有關這次戰爭的事。果然皇上對他說道:“王琳已經被消滅了,依你之見我該怎樣獎賞功臣?”華皎知道皇上這樣問絕對不是真正的用意,所以他不好回答,保持著沉默,果然皇上又說道:“很久沒見到子高了,我想這次回來之後讓子高陪在我的身邊。”華皎聽著此話,知道皇上的意思,他知道皇上不能這樣做,所以他開口說道:“皇上,等韓將軍回來之後,在金鑾殿上再決定吧!”
“難道封賞一個朝廷臣子也要經過老臣們的商議,那我這個皇帝是幹什麼的,不就是一個傀儡嗎?”
“皇上,韓子高的封賞問題事關朝廷大局啊,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國體不穩啊!”皇上一聽此話知道此事難辦,他氣急敗壞的來回踱步,然後一拳釘在桌上說道:“華皎,難道我讓子高做我的皇後就一定會使國家動蕩不安嗎?”他盛氣淩人的樣子讓華皎很膽寒,他通的一聲跪在地上,頭腦冷靜的說道:“請皇上三思!”皇上看著華皎的樣子知道再爭論下去一點意義都沒有,他生氣的擺擺手示意華皎出去,華皎謹慎的退出了禦書房。出來之後他感覺自己渾身都在冒汗,但他心裏明白自己又從鬼門關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