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行中,怎樣才能開啟感悟道痕的大門?”張旭進一步問道。
“道痕存於萬物之中,而且皆有初生發之地。每個人身體中都有無數道‘門’,‘門’內卻蘊有道痕,隻有把自身的‘門’打開了,才能激發這些道痕,掘發出一個‘真正的你’,才能進一步去感悟其它的萬千之道,這也就是修行!”玄苦大師盡可能的把道理講的通俗易懂,以便張旭理解。
張旭又問:“你這一說,我基本上有些明白了,隻是人體存有像恒沙般數量的‘門’,先打開那個?那麼,有沒有‘總門’?可以事半功倍?”
“有,這就是你體內的神闕穴。它即是人體道痕產生的初生發之地,又是生命靈力與精氣彙總之所在,所以,此穴位於人體正中點。神者,變化之極也,穴為中間的大門,為元神、五髒居住的地方,稱以神闕穴,以示尊貴,丹家稱之為玄關一竅,人身所有的真元精氣,在此以臍為中心,形成了一個肉眼看不見的陰陽太極圖,成了修行、練氣、意守和定位之處。故而,神闕穴牽一發而動全身,要踏入修真則必須激活此穴。”
張旭對神闕穴越來越感興趣,因為在天璿殿宗主說自已是玄古聖體,神闕穴如天外隕石般堅硬根本無法開辟,更談不上凝練丹田裏的小世界、中世界乃至大世界了,所以成了修真廢體。他十分想搞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因為這關係到自已以後修行的道路能否打開,能否像所有的修真者一樣去追求終極目標-長生不老!
“玄苦大師,神闕穴對修真的重要性我知道,可它與開辟人體世界與追求長生又有什麼關係?這你可得說仔細點,這對我很重要!”張旭懇請的說道。
“神闕穴是獨統全身,真息唯一潛藏地,蘊藏人體生命靈力精氣的總之所在,又是產生道的根本。道空虛無形,而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獨立長存永不衰竭,循環運行而生生不息。”
張旭聽的似懂非懂,隻覺得很玄奧,不由得脫口而出,說道:“大師,你說的太深奧了,能不能講的直白一點”
玄苦大師並沒有對張旭打斷他的話不高興,反而覺得這少年求知的欲望如此強烈,如果自已下大功夫培養,也許將來在修真界真會有出人頭地那一天。
“神闕穴臍接、顧護丹田,而人在腹胎之時就吸收天地靈力與精氣而不斷收縮,流轉到神閥穴能形成一個看不見的核,曆經變化流積沉澱到丹田之內,這個核通過關聯聚元密境修練後,就是所說的人體“小世界”。”
“每個人壽命長與短,主要看你的小世界演化的是否完善,初期小世界有道痕百條稱之為“人道”,俗家之人壽之百年即終緣即於此。經過激活開辟的小世界可以演化為中世界,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修真之人稱之為“皇極”,壽可八百,中世界練至地水風火齊備五行不缺,壽可萬年。中世界經過一次次撞擊煉化,成為‘無為無形非常道’,即為大世界,“可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宇宙世界、萬類萬象、萬事萬物皆可在其中表現,謂之“仙道”壽可與天齊,也就是我們所追求的長生不老。”
張旭接著追問道“有些人神閡闕穴硬如青石玄鐵又是為什麼?”
“小世界被丹田所包,或者確切的說,丹田淹沒了小世界,丹田在歲月中不僅磨礪小世界而且在吞噬並合小世界,每次吞噬都擦掉了一道“人道”的痕跡,人的壽命就縮短一年。修真之人講究練氣,將所煉精氣之沉之丹田,其實就是在激活小世界,因為小世界為防禦被吞噬外層形變得堅固如鐵,固若盤石,修士想要踏上修行的仙路,所有的一切都要從這裏開始。激活神閡闕穴,煉化‘道核’,在丹田中醞釀勃勃生機,進而開辟出“小世界”。修出聚元密境神元辟出小世界,於小世界中創生,祭成通元密境通達中世界,練至神元渡劫具備宇宙萬象進入大世界。”
“所以說人體修行必須從激活神闕穴開始!也隻有通過神闕穴你才能達到傳說中的修行彼岸—尋道成仙!可惜啊,羅天界數千年來沒有一個修真者觸摸到那個領域!”玄苦大師由平靜而惋惜的說道。
千年沒有人成仙,是這仙界發生了變故,還是這世上根本就無仙?這讓張旭疑惑不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