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石屋,張旭朝玄苦大師行了個禮,然後很規矩的站立在那。
“不必多禮,修真人不講究這些俗套,坐吧。”玄苦大師朝張旭指了指,示意他坐到右側有個長條石凳上。
“謝大師。”張旭邊坐邊打量這石屋,隻見這石屋一應家俱俱全,隻是全是由一種黑色石頭雕塑而成,粗看上去這些石頭家俱毫不起眼,可坐久了就能感覺到石內蘊涵著大量的靈氣,絲絲進入體內,讓人感到神清氣爽。
靠對麵的一排石架上擺滿了壇壇罐罐,上麵貼有標簽,仔細看去上麵寫的多為草藥名稱,什麼紫苓須、絳塵果、萬靈乳、素馨花…應有盡有,在這裏百年人參多的是,像柴草一樣隨意堆放在牆角。
靠左倒一排的架子上卻放著一個個碩大的葫蘆,裏麵裝的盡是些玄元丹、靈魄丹、培元丹、洗骨丹養魂丹等煉製好的丹藥,隻不過這些丹藥是按下品、中品、上品擺放的。屋子裏到處彌漫著藥香和丹香。
“土豪,看不出這老頭財不外露。這裏的一張破板凳拿出去也能換一堆靈石,不愧是煉丹宗師,絕對的大手筆。什麼不盡奢華,都是狗屁,有好東西都知道往家拿。”張旭正想著怎麼樣開口問玄苦大師要張石床弄回去睡睡,一聲低沉的聲音打斷了他的妄想。
“張旭,從今天開始我將傳你道術和丹術。你可願意?”玄苦大師問道。
張旭回答道:“我願意。”
“那好,這是一部修真基礎的書籍和一部丹道入門寶典,你先收下,在餘下的半年時間裏,我會一一講解給你聽,引導你成為一個真正的修真之士。”玄苦大師說完,將書遞到了張旭手中。
張旭雙手接過,映入眼簾的是一冊泛黃的古籍,封麵上書有《鑄道仙經》四個篆字,翻開這本古籍,裏麵全是密密麻麻很難讀懂的文字。
另一部書掛著象牙別簽,隻是由於收藏年久了,又經多人閱讀傳看,封麵書寫的《逆天丹經》四個字已經有磨損,但裏麵書頁仍然完好無損。
“你可別小看這二部書,雖然在羅天界流傳很廣,但其中的大道經文玄奧無比,為步入修真的無上法門,在整個羅天界沒也有幾部古籍能與之相比,可惜隻是起始篇章,就是這樣,一般人修練至神元大成期也足夠用了。”玄苦大師在提到這兩部古經時,眼睛裏似乎有一絲光彩閃過,那光彩流轉著,似乎在期待著古籍整卷的出現。
接著玄苦大師又為張旭講述了修練境界及界域劃分的一般性知識,使其對修真有了初步的了解。
原來,修行依次分為通玄之境與通神秘境,每個境界都分為六小境界,每個小境界又分為初期、中期、後期。即可在身體中祭煉出小世界,拓開中世界。
待神元大成後,再步入大能三境,分別為虛能之境、地能之境、天能之境,至此自會演化成大世界,指日入偽聖、準聖、聖人境,成偽帝、準帝,大帝,飛仙可待。
而成就荒古聖人、帝尊及大神通者,卻是隻見傳說,誰也沒有見過。
羅天界則是處於須彌山外的星域。有南疆、西域、東荒、北鬥四大部州,為凡人與修真者共居之界。而無上界則為仙界,傳說中倒鴻蒙玄黃界則任誰也沒見過,隻是聽說為荒古聖人、帝尊等居地…。
張旭聽了之後隻感覺到異常的博大精深,玄奧無比,雖然知道這些法則及修煉層次無不蘊含著天地大道,但他此刻卻是如同霧裏看花,怎麼都看不清那些天地大道至理的本質何在…。
“弟子愚鈍,有一事不明,還請大師示下。”張旭虛心的求教道。
玄苦抬起頭來和藹的問道:“你還有何事不明,盡管問來,也免得將來產生心魔而誤與歧途。”
“修真之人最難悟的是什麼?”張旭問道。
“是悟道!”
“何為道?道又在何方?”
玄苦大師見張旭提出如此深奧的問題,心中大感驚異,暗暗點頭,此子果非尋常之人,一般初入門的修真者,受修為所限,隻會按部就班,從膚淺的功法中入手,斷不會有如此高的心境,去追尋去修真本源,起點高,將來肯定會大放異彩。
玄苦大師正色回答說:“道,無色無相,存於天地間。至簡的說,一陰一陰謂之道。”
張旭不解的問道:“宇宙萬物皆由陰陽派生而出,難道這天地間凝聚的萬千大道也都留有道的痕跡?可以去感悟追尋?”
“正是如此。我輩所謂修道,也就是修真、修行其實就是在感悟追尋天地萬物所留下的本源道痕,這是一種不為人知的莫名力量,你悟出與掌握了多少,就決定了你的修為層次的高低。高深的修練功法,無不蘊含著天地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