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老板了,多虧您讓我吃了這些香蕉,要麼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呢!我都已經四五天沒有吃飯了。太感謝了,等我將來發達的時候一定不會忘記您的!”葉重走到小攤前對著老板說道。
“沒什麼,這個年頭你這麼小的孩子都要出來要飯,哎!朝綱不振啊~~”小攤老板感慨的說道,在其語言之中多有著對朝廷的不滿,以及抑鬱不得誌之情。
原來小攤老板也是一名學子,當初洋務運動的時候也是在當地新學學堂學習過的人。隻不過最後隻能落得在集市上買香蕉而已,頗有後世清華北大的學生出來之後賣豬肉之同。
“哎,老板你真是個好人,正所謂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啊!老板你讓我在最難過的日子裏能夠活下去這就是緣分,以後我會報答您的恩情的。”
“雖然我現在年紀小,不過也知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再說這是關係到我生命的大事,以後沒有什麼說的,您隻要需要個人手我義不容辭!”葉重說出了與其年紀不相符的一席話,老板大為吃驚。
“沒想到小兄弟還是上過學的人,也是天災人禍的受難者吧。這年頭不管你是誰都逃脫不了天災人禍啊!”老板驚為天人,想不到小小年紀的乞丐居然有這麼好的學識,誤會眼前的這個小乞丐是因為天災人禍造成家破人亡的其中一個,畢竟現在朝廷昏庸,天災不斷、人禍橫行。家庭在富庶的如果攤上在旱災災區的話也沒什麼好結果。
“沒什麼,朝廷昏庸、天災人禍不斷,正是一番造就功業之時。我雖然現在一乞討為生,但我也想改革新政,為中華崛起而努力,打破洋人對吾中華之壓迫!”葉重鄭重的道,他雖然穿越過來的時間不長,不過在穿越前也曾經看過小說yy過,到沒有什麼顧忌直接直抒胸臆。畢竟在原來他與人交往的少也沒有什麼朋友,造成他孤僻的性格,等到了這裏他便開始想要改變自己的想法。還有就是他的社會閱曆也很少根本就不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當然對於小攤老板的誤會他也是樂的接受,現在他也沒有什麼更加完美的解釋。
“小兄弟,不可多言啊!你和我說說,我隻當你是“童言無忌”但這裏人群複雜,小心言多必失啊~~~”老板很是驚慌的打斷了葉重之言。
“你年紀尚幼,不知人心複雜,我很高興你能跟我說這些。但你要知道現在各個年頭人心不鼓啊!你說說朝廷的事,在著兩廣之地尚可,但洋人之說勿談啊!”老板很是高興葉重能夠和他談這種事情,畢竟他現在已經認為葉重隻是突逢家變之人,將來必有大出息。同時從小攤老板話中也能夠聽出,清政府已經對兩廣失去了大半主權,隻是一個明麵上的領導者罷了。真正的掌權者卻是洋人,這裏的人已經從原先戊戌政變之時的勿談國事,變為了勿談洋人。也可以看出當時情形的複雜以及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國之不國,家之不家!國家積貧積弱,連稅務都被外國殖民統治者所掌握,百姓民不聊生啊!”老板不禁感歎道,不過也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畢竟勿談國事這一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了。
自從戊戌變法之後,人們對國事已經變得極度的敏感了,因為這個事情有大量的有誌之士被慈禧的保守黨以及想要拍馬屁的下級官員殺害、迫害。
葉重初到清末對於整個清朝末期的環境還不是十分了解,所以在說這些之時並沒有多大的概念,不過也從小攤老板的反應中看到了一些情況。
這葉重身為單親家庭出身,自小孤僻,同時也十分想要人們接受他、認同他,故對他人的臉色十分注意。剛剛看到小攤老板對國事之忌憚,也多少能夠了解一些事情,這個也使得他不會在其他時候犯錯。這對他非常的有用,畢竟這個東西是不怕君子就怕小人啊!
而在這個混亂的亂世之秋,不乏小人在其中作祟。亂世正是這些小人崛起之基啊!!!所以古代君主常常教育自己的後代要親君子遠小人,一旦小人當道,那麼王之將要不存矣。
自古以來曆朝曆代多是如此,像三國之司馬、盛唐之安祿山、大宋之秦儈、明朝之魏忠賢等等,數不勝數啊!
葉重看那老板業已沒有心思再談此問題,他也就不想再難為老板了,畢竟人家已經施舍給自己香蕉了,相當於給了他第二條生命一樣。於是對著老板此行道。
“老板,我葉重記住您的恩情,請問您高姓大名,我好永記於心。”
“我姓馬、名清平、字安道。孩子,我也不圖你什麼,你也沒什麼可讓我圖的,就是看你順眼所以看你餓的不行了也就沒有管你吃香蕉的事情,這些都是小事情,希望你能活下去吧!”老板看葉重還要在說什麼連忙擺擺手說出心裏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