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葉重乞討的日子(1 / 2)

葉重來到了20世紀初的廣東,因為慈禧老妖婆整天想要舔洋人的屁股造成了連年的動蕩,洋人的多個不平等條約不單單將清王朝逐漸的逼*入(防河蟹符號大家請諒解)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而且連續不斷的不平等條約將整個清王朝的國庫都已經清空,最嚴重的就是葉重穿越到來的前一年簽訂的《辛醜條約》,其中將滿清的各項主要稅收都掌控到了洋人之手,造成了國庫空虛。

慈禧為了賠款並且繼續自己奢華的生活,開始橫征暴斂,再加上清政府官員的腐敗,百姓入不敷出,根本就沒有能力繳納各種稅務。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美國大量的收購全世界的白銀,並且一次性大量拋出,造成了清政府銀本位製的金融體係的崩潰,白銀大量貶值也造成了人民的貧苦。

於是大量的農民賣掉了自己的土地到各大城市之中為洋人或者是中國本土商人的工廠打工,而那些人體不好或者老弱病殘的人們就不得不流浪異鄉,乞討為生。

這也造成了葉重乞討生涯並不怎麼好過,看著集市中湧動的人頭,聽著耳邊混亂的叫賣聲以及夾雜在其中那無力的乞討聲,葉重心裏真的很酸楚。中國的百姓真的很苦,而且這隻是中國廣大百姓痛苦的開始,之後戰火紛飛戰亂不斷的年代真的是比現在糟糕千倍百倍啊!

葉重不禁想起了張養浩的一首元曲——《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

波濤如怒,

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

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最後一句話真的體現出了曆朝曆代中國老百姓的一種狀態,王朝興旺百姓勞苦,王朝滅亡百姓亦苦。

中國的老百姓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滿足的一群人了,隻要能夠有吃有穿有住有房那麼老百姓就很滿足。曆史上哪一個王朝是老百姓閑著沒事幹才被推翻的,都是因為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才進行了起義。

沒有辦法葉重用力甩了甩頭,像是想要將那些煩心事兒都甩出自己的腦海一樣,他現在需要吃飯,肚子已經不爭氣的咕咕叫了,再不弄點吃的真就要死人了!

“可、可、可憐、可憐我吧,給點兒吃的吧!”葉重拿著自己前身吃飯的家夥事兒在那裏不好意思的叫著,聲音從相對還比較大聲結結巴巴的喊著到最後蚊子大點兒的聲音,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地麵好像地麵上有錢一樣。

其實從葉重那紅紅的臉上根本不能看出他不是在地麵上找掉落的錢,而是在找有沒有地縫可以讓自己鑽,畢竟一個21世紀的優秀“技術宅”,居然要做這種沒有麵子的事兒,真是太難為他了。

周圍的人群好像是沒有聽到這裏有著一個發出比蚊子大不了多少聲音的小男孩,冷漠的人群從葉重身邊走過,葉重像是沒有看到這些一樣,有一聲沒一聲用那比蚊子大不了多少的聲音叫著。好像是在一個人蹲在那裏喃喃自語一樣,漸漸地他的聲音顯得那樣有氣無力,身體的疲憊以及腹內的饑餓已經讓他的那一點點兒自尊心消融個幹淨。

現在他內心唯一的想法就是吃上一口飯,哪怕是一個餿掉的窩頭也好啊!

“哎!如果再沒有飯吃就要被餓死了,太慘了~~要不是這裏的水並不要錢,到處都是優質的礦泉水的話,我早就死了。人家磚家們不是說人在沒有水的情況下可以活3天左右,在沒有吃的的時候大概可以堅持7天!”

“這都3天多沒有吃飯了,這還不算之前在沒過來之前的時間,那時候就已經一天多沒吃了。不過估計應該算不到那裏的時間了,畢竟現在的身體又不是原先的那個身體。”葉重一邊在那裏小聲了乞討著一邊在心裏嘀咕著。

就在這時葉重看了看天色已經開始漸漸變暗,他心裏估摸著已經大約下午5點多了,集市中的人群已經漸漸的少了。

葉重心裏想著:“今天可能有沒有戲!看看到邊上找點丟掉的蔬菜吧,總比餓著強,據我觀察去晚了可能一口吃的都不剩,畢竟乞丐太多了,僧多粥少就是現在的這種情況啊!”

葉重一邊想著一邊開始向著集市裏麵走著,他準備到裏麵找點兒能吃的,畢竟好多天沒有吃飯了,再不吃連出來乞討的力氣都沒有了,那麼等待他的結果就隻能是死亡。

就見葉重走到哪裏,哪裏都是一副厭惡以及幸災樂禍的嗤笑摸樣。這樣的神情他已經習慣了,在出來決定乞討開始見多了這種神情也見多了人家的悲歡離合。

葉重此時的眼睛如果有人看見的話就會發現其中充滿著孤傲以及那與其年齡極其不符的成熟,好像一位老人一樣閃爍著滄海桑田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