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清這時才放下茶杯道:“師父,這位小施主說得很有道理,不如就讓他留在寺裏教大夥兒分辨野菜吧。”
我忙順著杆子道:“好呀好呀……反正,我也沒有別的地方可去……我認識很多野菜,不但知道怎麼分辨毒性、怎麼解毒,還知道怎麼醃菜、曬菜幹,留下我吧!”
方丈放下茶杯,微笑著看了我一會,目光中仿佛頗有深意,半晌才道:“施主已決定拋開一切,忘卻一切了?”
我堅決地點了點頭道:“決定了。”
那天的談話就到此為止,我算是得到了許可正式留在寺裏,不過方丈還是堅持給我剃了光頭——他說這樣一來方便些,二來也比較涼快,倒不勉強我做和尚,隻要形式上與大家統一就好——剛剃完有點不習慣,尤其是頭頂還有個青紫的大包,看上去怪異極了,不過大包消了之後就順眼多了,而且我發現方丈說得很有道理,此地氣候濕熱,初秋也象夏天,光頭確實比較涼快,而且到樹林中活動也方便多了。
說到到樹林中活動,我的作用就大了,按照我對方丈的承諾,不僅很快就教會了所有人分辨各種野菜,還教會了他們醃菜、曬菜幹,還和香積廚的和尚一起發掘出了無數種野菜的烹調方法,以至於後來挖回的野菜都不夠吃了,方丈便決定在寺後辟出一大塊地來種植野菜,事實證明這個決定實在太英明了,第二年我們摸索出了經驗後——寺裏真是臥虎藏龍,慧清這樣的前屠戶還算是沒用的,其他師兄弟中有前花農、前菜農、前耕農等等,都是本行幹不下去才仰慕少林的名聲跑來出家的,本來已經在後悔不已,現在終於找到了發揮的舞台——便獲得了野菜的大豐收,無論是鮮菜、醃菜還是菜幹簡直都多得吃不完了。
這時師兄弟中的前小販們及時發揮了睿智的頭腦,開始嚐試著向周圍的村莊推銷我們的野菜,本來隻打算胡亂試試,省得堆在寺裏要發臭了,不料很受大嬸們好評,還被推薦到了集會上大出風頭,從此便漸漸揚名四方了——於是我們再接再厲,擴大了耕種麵積,增加了種植品種,改進了醃製和風幹的工藝流程,開始大批量出產新鮮可口、風味獨特的“南小少林記”野菜了!
還有個前秀才師兄把我們分辨、種植、醃製、烹調野菜的種種細節記載下來,寫了本《南小少林野菜全綱目》,馬上有書商聞風跑來要求公開出版以饗眾人,據說後來創下了銷量的奇跡,而且是這個時代的第一次,非殺手類圖書在排行榜上壓倒了年年雄踞榜首的《殺手同盟年鑒》!
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寺裏收獲頗豐,香火也逐漸興盛起來,最讓我高興的是方丈也很高興,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丟臉——我們大概是第一家因為野菜而大出其名的少林分號吧,不過用方丈的話說,我們窮苦的時候少林也不嫌丟臉,這是一種偉大而謙遜的佛門精神,所以我們富足了更是少林的驕傲和光榮,應當繼續努力,用我們的方式將“少林”發揚光大——我覺得方丈真是個了不起的人,什麼事情被他一說都變得很有道理,果然不久少林就派人來拜望方丈,對南小少林的突飛猛進表示讚賞和鼓勵,臨走還帶了整車的野菜製品和N本《南小少林野菜全綱目》,據說還要將這本書收入傳說中的藏經閣,讓我們覺得無比得意。
我這才知道種野菜也是另一種江湖,不過比我曾經知道的兩個江湖看上去都要好多了,所以當這一年不知不覺便熱熱鬧鬧地過去,我隻覺得說不出的快樂與滿足,身邊的所有人也都對我很好,一切陰暗殘酷的事情仿佛真的隻是一場噩夢,早已遠遠地過去了,我隻希望這樣高高興興地在南小少林拾掇一輩子的野菜。
但我實在高興得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