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王瀾如今身居高位,所以他才能鎮得住吳家,倘若王瀾去世,王芹是晚輩,吳家再鬧出什麼來,就難辦了,所以羅姨娘才急著想給王芹過繼一個兒子,而王蘅是最好的選擇,她已經有了兩個兒子,把小兒子過繼給王家也沒什麼大礙,她又是王家的嫡長女,她的兒子繼承王家,總比吳家的孩子繼承王家要好得多,王瀾也會一口答應的,所以羅姨娘才逼著王芹來探個口風,倒是沒想到王蘅一口拒絕了。
王芹走後沒多久,嶽氏過來了,問王蘅的身體覺得怎麼樣,這些天王蘅一直臥在床上養著呢,精神已經恢複了大半,見嶽氏來就知道是關於林家的事有了主意。
果然,嶽氏說明了來意。
因為這場大火,雖然讓林家自顧不暇,但林家必定會把這筆賬算到周家頭上,到時候必定會更加猛烈的反撲,所以解決林家的事刻不容緩,而最好的主意莫過於讓太後出麵,倘若她申飭了林家,林家斷不會再針對周家,否則就是藐視太後了,這個罪名連皇長子都擔不起,更別談林家了。
可想說動太後,雖然難,卻也不是沒有主意,隻要通過靜安公主在太後跟前透個信兒就成了,所以說這事還是要王蘅出麵,畢竟她和靜安公主要比其他人更熟悉。
嶽氏很是愧疚,覺得王蘅為了周家付出太多,可王蘅卻不覺得什麼,隻說自己身子好多了,出去走一走也沒事。
嶽氏走後,阿順捧著藥碗過來了,看著王蘅喝下了保胎藥,這才道:“祖母剛才的話我都聽到了,娘,不如讓我進宮吧,我與姐姐有話也好說,也省的娘辛苦奔波。”
王蘅有些詫異,看著坐在床邊的兒子,阿順虛歲都十四歲了,像他這個年紀的人都開始說親事,被當成大人一樣看待了,這次西征,阿順原本也有資格去的,但因為周旭去了,他不放心,就留下來代替周旭照顧這個家,也失去了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因此王蘅對他很是愧疚。
因為長子懂事的緣故,平日裏她總是更疼愛小兒子和女兒,若是他們起了嫌隙,自己也總是讓阿順這個做哥哥的相讓,說起來阿順已經許久沒有向她撒嬌了,這個時候又要替自己進宮辦這件事,王蘅覺得難過,眼淚不由得流了下來。
阿順反倒笑了,拿了帕子替王蘅擦眼淚:“娘,您這是怎麼了,不就是一件小事麼,還擔心我做不好?”
王蘅拉住了他的手:“沒有,娘覺得很對不起你。”
阿順笑道:“娘說這話就沒意思了,咱們之間還用得著說對得起對不起嗎?您隻管養好身子,其餘的事都交給我了。”
第二日,阿順果真進宮了,趙雪親自接待他,態度很是親熱,阿順也沒跟他客套寒暄,直接說要見靜安公主,趙雪也沒敢攔著,叫小太監領著阿順去了靜安公主那兒。
靜安公主見阿順來了,很是欣喜,放下手裏的繡花繃子道:“你好久沒過來了。”阿順笑道:“姐姐還好嗎?義父不在,可有人給姐姐委屈受?”靜安公主笑道:“沒有的事,我一切都挺好,你好麼?我聽說姨母有了身孕,想去看看了,可是也沒法子出宮,周家的事我也聽說了,你不必擔憂,等義父回來就好了。”阿順笑道:“我正是為這件事來的,想請你在太後麵前提一提,讓太後出麵約束林家,我們不欲與他為惡,可偏偏他們不依不饒,這麼鬧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啊。”
靜安公主笑道:“就是你不來,我也想去提一提了,可是你不知道,最近太後心情不好,一直擔心義父,我若是這個時候說,反倒適得其反。”
阿順心中一緊,道:“怎麼了?是不是西域那邊情況不太好?”靜安公主笑道:“西域那邊一直很順利,就是聽來信說義父的手臂受傷了,太後這才擔心的,說義父太拚命了,事事往前衝,要那些人是幹什麼的?氣的罵了一通了。”
阿順悄悄鬆了口氣,道:“隻要戰事順利,再過三四個月應該就能班師了吧?”靜安公主點點頭:“應該是這樣。”既然得了話,阿順也就沒在宮裏久留,很快出宮了,顧蓮卻得到了消息,在去給太後請安時笑道:“阿順進宮了,找靜安說了會話就走了,您看我說的可準確?這兩個孩子就是有緣分。”
太後笑道:“你倒是一心想撮合這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