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鴻逵能得到老蔣同意其返回寧夏,這和上海戰事停息下來也不無關係。
上海作戰中,盡管缺乏重炮、飛機助戰,可得到大批裝備物資的19路軍以及後來加入的第五軍也沒讓小日本討了好去。麵對嚴重的傷亡,日軍甚至被迫幾次更易主帥。加上趙振中又曾提醒過蔣、蔡兩人防備日軍在太倉瀏河登陸,因而整個戰事比曆史上硬是多持續了22天。
直到3月25日,麵對連續增兵後兵力超過7萬多的日軍,經過連續作戰、疲憊不堪的19路軍和第五軍共約5萬兵力,終於頂不住日軍的狂轟濫炸,被迫後撤到第二道防線。
就上海日軍來說,當然是希望繼續打下去,以謀求如關東軍所創造的那般輝煌戰果,但日本國內施加的壓力和英、美等國的反對,迫使日軍不得不在達成預定目的後宣布停戰。
日軍發動一?二八事變,除了想在上海方向獲得更大利益外,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轉移國聯及國際輿論視線,為滿洲國的建立爭取時間。現在滿洲國已在3月初宣告成立,中國軍隊又已經撤退,而英、美等國因長江航運中斷利益受損,又一個勁的逼迫日本政府談判,因此,3月25日,日軍在占領真如、南翔後便宣布停戰。
4月8日,中、日雙方在英、美、法、意等國調停下於上海開始談判。戰敗之後的停戰協議肯定是對中國不利的,但結果還不算太離譜,至少既沒有賠款也沒有割讓領土,這讓南京當局的那幫要人們慶幸不已。
就在中、日雙方在談判中爭論不休的時候,馬鴻逵再次電請遷都洛陽的老蔣,要求率部返回寧夏。而2月份因心髒病辭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職務,到天津休養的馬福祥也致信老蔣,說不忍家園陷於匪手,懇請中央能早日恢複西北,既能解民於危厄,又可為將來戰略後方計雲雲。
在原本曆史上,馬鴻逵32年的時候正率部在河南圍剿中共勢力,而現在卻還盤踞在泰安附近。原因無他,實在是去年春天被護衛軍打得傷筋動骨,元氣難複。雖然馬鴻逵及時將所控製的民團編入15路軍,又抓了不少壯丁,勉強湊起了兩萬多人的部隊,可武器卻一時補充不上,還有近4千人手中拿的是大刀、長矛。這樣一支部隊,若是到河南剿共,那不過是給人上門送菜罷了,因此,老蔣在對馬鴻逵嚴加斥責後並未調用該部。
現在既然馬氏父子有心,而上海戰事也宣告結束,盡快恢複西北又確實有利於戰略後方建設,加上15路軍經過一年左右的訓練多少也象點樣子了,老蔣便同意了馬鴻逵的請求。既然要派15路軍回寧夏征戰,總不能還讓其拿著大刀、長矛吧?老蔣便讓何應欽安排給馬鴻逵部提供電台、武器裝備等物資。皇帝還不差餓兵呢,這點肚量老蔣還是有的。
得了老蔣的許可,還有裝備可拿,馬鴻逵高興之餘又急忙與韓複榘、張學良溝通,聯係15路軍運輸的一應事宜。對終於能送走馬鴻逵這個瘟神,韓複榘自然高興,拍著胸脯保證15路軍北上天津沒問題。而張學良因為現在就任北平綏靖公署主任,隻答應平津鐵路使用沒問題,至於平綏線,那要馬鴻逵與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洽商。
得知要和閻錫山打交道,馬鴻逵就感覺腦袋大了不止一圈。沒別的,在前年的大戰中,馬鴻逵和閻老西的梁子結得太大了!當初要不是馬鴻逵率部在泰安以南拚死擋住傅作義部,晉綏軍早就南下徐州抄了老蔣的後路,甚至可以兵逼南京。而且不光是擋住了晉綏軍南下,在反攻的時候,馬鴻逵的15路軍也沒少對晉綏軍下狠手,泰安城就是被該部以坑道爆破的方式炸塌城門後攻下的。其後馬鴻逵部更是將晉綏軍一路給攆過了黃河。凡此種種,15路軍稱得上是導致閻老西下野的重要幫凶,現在馬鴻逵求到複出的閻錫山頭上,能有好果子吃才怪。
不過,形勢比人強,為了早日率部返回寧夏,馬鴻逵還是硬著頭皮給閻錫山去電,商請經平綏路過境西去的問題。盡管知道閻錫山不會放過拿捏自己的機會,可看過太原方麵的複電後,馬鴻逵還是差點把鼻子給氣歪了,更忍不住破口大罵起來:“日他姥姥的,閻老西這家夥真不是東西!老子的部隊是豪放點,可他也用不著比防賊還看得緊!”
既然馬鴻逵是奉了中央的命令去西北剿匪,閻錫山也隻能同意15路軍借助平綏線過境。但同時,閻錫山以平綏路現在運力緊張,無法大量使用火車運輸軍隊為借口,要求15路軍以營為單位,每日運送一營。而且為防止15路軍沿途擾民,閻錫山明確要求馬鴻逵部每個營都要自行攜帶給養,沿途各站不許官兵下車采購補給。當然,為了避免發生不快,在15路軍過境期間,閻錫山將安排晉綏軍官兵進駐平綏線沿途各站以維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