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曹操嗎?”劉協搖頭,顯然不敢相信。
董承依然耐心的說道:“正因為他是曹操!陛下,你可知道高祖與韓信?”
“自是知道。”劉協點了點頭。
董承繼續笑道:“韓信當年本一治粟都尉,但得蕭何看中,高祖大義,將韓信從一小吏,一舉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當時……高祖除了將三千親兵放在身邊,卻把自己的所有兵馬全都交給了韓信,讓韓信為自己打天下……之後韓信果不辱使命,將項羽擊敗,為高祖奪得了天下,而這!也正是現在曹操想要做的,更是曹操與淮南侯二人之間的境遇……”
“曹操與淮南侯的境遇?”劉協越聽,對於董承的分析越覺得有理,繼續問道:“那……為何曹操不把所有的兵馬全部交給淮南侯?”
歎了一口氣,董承道:“曹操……畢竟是曹操,能將自己畢生建立的兵馬,分一半給曹信已經是難得了……曹操所希望的,那便是淮南侯為自己打天下……做他曹操的韓信,兵馬大元帥!”
說到這裏,董承覺得有些口渴,當下喝了一口茶水。
而此時的劉協繼續問道:“既然曹操如此信任與他……那朕……還怎麼拉攏此人?”
抿了一口茶水,放在了一邊的案幾上,董承繼續笑道:“陛下且想一想,淮南侯兵權在手,擁有一半的實權,陛下既然想要脫離曹操的管控,那……淮南侯那邊一定要拉攏……不過這拉攏的手段嘛……自然是層出不窮的。”
“哦?”劉協似乎來了興趣。
“陛下覺得劉備此人如何?”
沒由來的一問,董承卻是有著別的想法。
微微沉默下來,劉協歎道:“皇叔仁厚忠義,甚是難得,可……皇叔無兵無權,空有老弱殘兵區區八千人……依靠他……怕是難上加難了。”
微微一笑,董承繼續問道:“那當初陛下是怎麼拉攏這劉皇叔的?”
“自然是認祖歸宗,皇叔名正言順,但曹信又不是朕的親屬皇族……況且還是與曹操有叔侄情分……”劉協搖了搖頭。
“但陛下卻封劉皇叔為左將軍……豫州牧……曹操還沒來得及反對!”
“愛卿是在說……”突然一怔,劉協似乎想到了什麼。
冷冷的笑著,董承這時眯起雙眼,“曹操不是坐擁兗、豫兩地嗎?那劉備被陛下封為豫州牧,當初就是想讓劉備分化曹操的勢力……但無奈曹阿瞞勢力太大,劉備空有虛名……但是淮南侯曹信不同……陛下但可先封曹信為豫州刺史!曹信擁有重權,豫州刺史雖與豫州牧不同,但職位相似,那曹阿瞞既然要與曹信對分兵馬!必定要對分領地才是啊——!”
說到這裏,董承的臉上,浮現出無比的陰冷來,在昏暗的燈火下,顯得倍加處心積慮。
******
而另一邊,正巧皇城外的丞相府。
屋內燈火還很通明,顯然此時的曹操也沒有入睡,要知道剛剛才宴席過罷。
“咳咳咳……丞相……要將那八萬人馬全部交給君侯?這可是丞相的一半兵權呐!”
屋內,曹操此刻沒有一絲的醉意,正對著窗口,背對著屋子,卻是緩緩歎了一口氣。
“不錯,奉孝你先說說看……我的決定……對,還是不對。”
曹操顯然有一絲的猶豫,此刻負手而立,一臉的憂愁。
卻是此刻,屋子內,唯獨郭嘉一個人沒有離開,在席間坦然坐著,當下聽來前者的話,也是欣然一笑。
“丞相明鑒!嘉……其實也是來勸丞相……將一半兵權交給君侯,沒想到……嗬嗬,丞相先郭嘉而出口……”
“哦?奉孝也是如此所想?”曹操這一刻轉過身,不乏一絲笑意。
“咳咳咳……”再次咳嗽了幾聲,郭嘉笑道:“嘉無大才,但唯有洞察人心,丞相之意,便是與君侯為叔侄之親,君侯此次易河之濱大亂三軍而回,丞相常痛定思痛,正被內憂外患纏身……疲於應付,丞相既然有意讓君侯為您分擔……又有何憂慮?”
“可是……此非小事一樁……需要從長計議……”曹操依然眉頭緊皺,不禁歎了一口氣。
“丞相,切不可猶豫……要效仿高祖善用韓信……丞相不能在此事上猶豫再三……將兵權交給君侯便是,現如今丞相要絕對信任……”
“嗯……”
曹操冷眼一眯,同一時間露出了堅定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