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譯者的話(1 / 2)

這本《過渡綱領》正式的名字是《資本主義的垂死痛苦與第四國際的任務》,乃是世界托洛茨基派運動的最基本綱領文件。主要的起草人為托洛茨基。它是在1938年9月3日召開於瑞士某地的第四國際成立大會上全體一致通過的。

關於這個綱領的重要意義,托洛茨基在當時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它的重要意義在於:它並非提供一個先驗性的理論計劃,而是將我們各個支部業已累積的經驗做一個總結,並且在此一經驗的基礎上開展出更寬廣的國際遠景。這個綱領是經過長期的事先討論,或者,不如說,是經過了長長一連串的討論,加以準備,並因此而得到保證的。它這次被大會接納,代表著我們最重大的成就。第四國際目前是唯一的國際組織,它不但清楚地估計到帝國主義的諸股動力,而且以一個過渡性要求的體係來武裝了自己,這些要求能夠將群眾統一起來,去進行奪取政權的鬥爭。”

在這方麵,我們今天仍然毋須添加一句話。值得談談的是這樣一個問題:這個文件從它的草成與通過起,直到現在已將近過去三十四年。在這個相當長的,而且充滿了革命和戰爭的激變的時期中,綱領的主要論點,尤其是它所規定的具體的要求和辦法,是否全部都仍舊合適?是否不需要作任何修正?是否仍能作為一個有效的方針,指導全世界一切革命者去根除那垂死的資本製度的痛苦?

關於這一點,我們想套用1872年馬克思與恩格斯給是年出版的德文本《共產黨宣言》所寫序文中的幾句話,他們說:

“不管最近二十五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變化,這個《宣言》中所發揮的一般基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個別地方本來可以作某些修改。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曆史條件為轉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現在這一段在許多方麵都應該有不同的寫法了。由於最近二十五年來大工業已有很大發展而工人階級的政黨組織也跟著發展起來,由於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實際經驗而後來尤其是有了無產階級第一次掌握政權達兩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實際經驗,所以這個綱領現在有些細節已經過時了。......”

“但是《宣言》是一個曆史文件,我們已沒有權力來加以修改。”

今天,當我們將三十四年前製定和通過的《綱領》重新出版,對它可以而且應該采取的,便是馬、恩對待《宣言》的看法和態度:

第一,確定它“一般的基本原理,整個說來至今還是完全正確”;

第二,說明某些“隨時隨地都要依照現存曆史條件為轉移的......那些措施”,亦即某些口號和要求,容或已不甚適用,應該根據新的經驗,新的條件來加以補充;

第三,《綱領》本身則因已成為“曆史文件”,任誰(即使作者自己)都沒有權力去更改的了。

那末,究竟《綱領》上那一些口號要求應該補充與更改呢?要詳盡地解答這個問題,在這篇簡短的出版者說明裏當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