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身陷絕境(2 / 2)

起初兩人還時常見麵,等清廷建立起江南大營、江北大營後就失去聯係,當聽到羅大綱被湘軍伏擊戰死沙場後已經過去好多年。此時羅複明已長大成人,變成二十多歲的棒小夥子,天天吵著為父報仇,趕巧撚軍南下救援天京,雙方同仇敵愾立刻彙兵一處殺向鎮江。

蘇三娘娘倆目的是找湘軍報仇,最好親手殺了曾國藩才稱心滿意;龔得則肩負著解救天京的任務,雙方雖然道不同,其對手是一樣的,因為圍剿天京的主要力量就是曾國藩的湘軍,於是倆方人馬合兵一處殺向天京。

蘇三娘退隱之前湘軍還沒成軍,處於團練階段,比其它地方武裝強不哪去,可現在的湘軍不一樣了,已經鳥槍換炮,全是先進的火槍火炮裝備,且作戰勇猛,雙方剛一接觸義軍便成一邊倒之勢,連戰連敗,打得龔得和蘇三娘不停地轉移撤退,從江蘇輾轉來到安徽。

當初龔得率領著四萬多人馬,蘇三娘有近萬人,經過連番苦戰隻剩下三萬不到,這還是沿途收攏不少其它太平天國潰兵,否則早人心渙散。

這支義軍一直沿著長江北岸尋找戰機,可惜此時的長江已是清軍的天下,連晚上善於偷襲的太平水師也不見蹤影,就這樣打打跑跑,義軍三月處到了黃孛曾經渡江的路灌口。

蘇三娘急功心切,總想俘獲幾艘戰艦殺向江對岸,奇襲湘軍水師建立第二個九江之功,逼曾國藩第二次投水自盡。可惜願望是好的,真實的情境往往適得其反,不僅沒搶到一艘艦船,自己還損失慘重,湘軍水師在長江對岸就打得義軍節節敗退,連遠隔幾裏的大軍後營都盡皆殃及,損傷慘重。

為此連心高氣傲的蘇三娘都打了退堂鼓,驚恐湘軍那尊可以打出千丈的巨型大炮,若是知道這門火炮就是黃孛送給曾國藩的那門阿姆斯特朗炮,非得扒下黃孛的皮不可。

龔得也是心有餘悸,勸說蘇三娘改道北上六安,隻要穿過安慶就可逃離虎口到六安休整,讓黃孛補充彈藥後重整旗鼓。

蘇三娘可不認識誰是黃孛誰是章半仙,但聽到張文禮冰康先生的大名後才勉強應允,整理隊伍殺向路灌口。

路灌口是鮑超的防區,號稱霆軍,是湘軍中最凶悍的一支,這次義軍損失更加慘重,等逃到湖北鬆子關時隻剩下不到一萬五千人馬。

現在擺在龔得麵前隻有一條路,打通鬆子關進入河南,回到撚軍的老根據地還有一線生路。

卻不知擋在龔得麵前的是曾國藩手下另一員大將蕭孚泗,雖然沒鮑超勇猛,但曾國藩把剛剛研究出來的開花彈配給了這支湘軍,本用來預防洪秀全等重要人物棄城向西北逃竄與在陝西的“小閻王”張宗禹彙合,沒曾想讓龔得和蘇三娘撞上槍口,幾番炮轟就打得龔得昏死過去,羅複明也命懸一線。

一方士氣低落人困馬乏,一方人多勢眾士氣高昂,清軍猶如銅牆鐵壁將義軍四麵八方堵在鬆子關前狹長地帶中。前有十七道關卡,後有十八層地獄,眼見龔得和蘇三娘這支人馬就要陷入萬複不劫之地時,突然一支幾百人騎兵衝出關隘殺向湘軍,驚得蘇三娘等義軍目瞪口呆。

①清朝欽州歸屬廣西,後歸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