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自投羅網(2 / 3)

別說,琦客福押著勝保的“囚車”一進淮北就看出了蹊蹺,一路上雖然沒碰見一座哨卡,但是隔三差五就有一座獨立團的兵營安置在官道旁,更可笑的是那些小的縣城,城牆上插著大清的旗幟,衙門口卻掛著貧民協會的招牌,跟某某衙署並排掛在一起說不出的滑稽可笑。

勝保雖然被革職拿問,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朝廷沒定罪之前頭上還戴著無數光環,什麼內閣大學士、兵部侍郎、軍務大臣等等高級官銜,所乘坐的“囚車”也是一輛烏蓬馬車,身邊的侍衛一個都不少,唯一缺少的就是投靠自己又不辭而別的宋景詩。

宋景詩投靠勝保實在是被逼無奈,不降手下兩萬多兄弟都得完蛋,到了鳳陽府就想嘩變,可惜未能如願,後來趕上勝保率領宋景詩這支黑旗軍前往廬州府,這下終於讓宋景詩找到溜之大吉的機會,一天夜裏突然不辭而別,李鴻章為此在彈劾的奏折裏給勝保加上一條“擁兵養寇”的罪名,氣的勝保把宋景詩祖宗十八代罵個遍。

勝保連遭厄運,一路上見什麼都不順眼,等來到一座小縣城又看見“貧民協會”的招牌冠冕堂皇掛在衙門口後實在忍無可忍,跳下馬車鐵青著臉就要進縣衙,嚇得琦客福急忙攔住勝保勸道:“大帥,現在咱們是戴罪之身,實在不易多生事端,等咱們回到京師一五一十稟告朝廷,朝廷隻有章程秉公辦理。”

琦客福雖是勝保的手下大將,現在卻是奉旨看押勝保的欽差,兩人地位已悄然發生了變化,勝保可以罵自己的親兵隨從,卻不能拿琦客福的話當耳旁風,否則一路上遭罪的就是自己。

“琦大人不用擔心,我隻是好奇,咱們進去看一眼就走,絕不給你節外生枝。”琦客福見勝保話說的客氣,隻好陪著勝保走進縣衙。

縣衙大堂聚集著十幾人,有一位縣太爺和兩個賬簿先生,其餘的都是打著補丁的普通老百姓。縣太爺也不坐在明鏡高懸下的暖閣裏辦公,而是跟窮哈哈圍坐在一張擺在屋中間的長桌周圍,見到進來兩位陌生人全都轉頭瞧看,一位站在縣太爺身後的衙役大聲訓斥道:“呔,什麼人不經稟告就敢私闖大堂?皮子緊了是不是?”

雖然勝保和琦客福都是便衣打扮,但是縣太爺還是一眼看出來的二位不是等閑之輩,急忙製止衙役的叫喊快步來到兩人跟前抱拳客氣道:“二位先生有何貴幹?請問在何處高就?”

勝保麵無表情說道:“沒事,我就是路過此地好奇進來看一眼,你們這是審案呢還是圖謀不軌?”

聽勝保這麼一說縣太爺心中更有數了,眼前之人不是朝廷微服私訪的大臣就是考察民情的官員,滿臉堆笑說道:“大人說笑了,這裏人心安定,四海升平,誰還有閑心居心叵測?現在朝廷給我們的旨意就是與黃孛的獨立團和睦相處,正好我們在商量過了年如何分配春播的種子,我見先生談吐不凡,要不你也參與進來給我們參謀參謀?”

不提黃孛二字勝保還能逛上兩圈,聞聽甩袖就走,把縣太爺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一日,隊伍來到靈璧縣城,知州大人秦容親自把勝保一行人迎進城內,先把八位親兵護衛安排在偏房,然後在二堂的接客廳隆重款待勝保和琦客福二位京官。

這年代被羈押進京的官吏數不勝數,就算被判有罪咣當入獄,拖點人或者送上孝敬就可能鹹魚翻身,趕上哪天皇上心情好了,一句話就能讓十惡不赦的奸臣官複原職,何況在“辛酉政變”中還為兩宮皇太後立下大功的勝保?秦容發自內心地沒把勝保看成有罪之人,使出渾身解數殷勤招待二位。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勝保慢慢找回點自信,笑嗬嗬問道:“秦大人,我們這一路走來,看見所有的地方官府全都跟獨立團的什麼貧民協會掛上鉤,為何在你的府衙沒見到這東西?”

“勝大人,我在邸報裏已經看見朝廷跟黃孛議和的消息,說大清朝要和華夏王世代交好,和睦相處,按理說我掛上貧民協會的牌子朝廷也無可厚非,因為皖北已經劃為黃孛的勢力範圍,可惜黃孛手下的一位大將死活不讓,說什麼我和黃家大院世代交好,看在黃孛過世嚴父的麵子上就免去這個麻煩,等明年春播之時把糧種一斤不少交給靈璧。”

秦容還真以為朝廷和黃孛已經握手言和,有啥說啥毫不瞞著勝保,聽著勝保點頭不已,又道:“這段時間我忙得焦頭爛額,也沒心情關心朝廷大事,可是記得在我離京之前不是說好了黃孛不自立為王嗎?為何又冒出一個華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