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墓地上的邪風(1 / 3)

同治元年十一月末,清軍十幾萬人馬兵分三路猶如三股洪流猛獸殺向獨立團控製的重地——壽州。

北路一萬八千水師,連征帶搶湊集了三百多艘舟船,其中有各地官府提供的平底快船、長龍和快蟹船共計七十二艘,剩下的都是舢板之類的民船。

船隊從鳳陽出發沿著淮河逆流而上,一路勢如破竹殺到壽州城北碼頭,沿途沒遭到絲毫反抗,甚至連一艘小漁船都沒碰到,輕而易舉就占領了淮河兩岸七八座城池,其中還包括蚌埠、懷遠、鳳台三個沿河重鎮,前後隻用去了三天,報捷的喜訊隔三差五就傳到勝保的中軍大帳。

南路六萬人馬由大清朝五虎上將之一的多隆阿率領,順著官道也是一口氣殺到北爐橋鎮,經過一天一夜戰鬥輕而易舉拿下這座皖北要塞,徹底堵死壽州南大門。

要數最不順利的當屬中路軍。

中路四萬人馬由一位叫琦客福的大將率領,出鳳陽府城南門穿過張伯圩前的密林小道後便直奔八公山。由於沿途道路崎嶇,水網縱橫,隊伍比原計劃遲到了兩天才進入八公山山區,到了老廟台一眼就看見一麵華夏獨立團大旗插在主峰上。

勝保給琦客福下的作戰任務就是打通八公山通道,占領所有關隘防止壽州城的獨立團逃進八公山,而眼前這座主峰老廟台,就是八公山當中最重要的一座關卡,也是當初苗沛霖狡兔三窟最重要的窩點,它就卡在忘情穀的東穀口,如果不拔掉這顆釘子勢必影響整個戰局。

琦客福文武雙全,熟讀兵法,深通兵貴神速的道理,到了老廟台馬不離鞍、兵不解甲立刻展開了進攻。為了速戰速決,琦客福把勝保分給自己的十五門火炮全都推到前沿陣地上,想要一舉拿下老廟台掃清前進的障礙。

出乎琦客福意料之外的是,沒等十五門火炮紮下陣腳,從老廟台山上響起連珠炮聲響,炮兵陣地眨眼間被掩埋在炮火之中,十五門火炮竟然沒發出一炮,唬得琦客福急忙舉起望遠鏡仔細瞧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琦客福這才發現山上的火炮竟然跟自己是一模一樣的洋炮,雖然數量差不多,但是對方占據了有利地形,居高臨下打得又準又恨,一輪炮火就炸毀了已方一半洋炮,嚇得琦客福急忙指揮炮營撤出前沿陣地,最後清點一下隻剩下不到三門炮,其中還有兩門被打得有毛沒皮成了半成品,氣得琦客福放下望遠鏡舉起令旗發起第一輪猛攻。

駐守老廟台的隊伍是從韓家衝緊急調來的三千獨立團預備役,由鄭嘀咕和竇雨率領,老耿頭給鄭嘀咕下的死命令正好跟勝保不謀而合,除了老廟台外,八公山所有要地都可以交給清軍,唯一差別的是清軍隻許進不許出,單等獨立團大反攻時堵住清軍的退路。所以,能不能守住老廟台,成了能不能全殲中路軍的關鍵之處,堵住,鄭嘀咕就可以鹹魚翻身官複原職。

八公山是鄭嘀咕走麥城的傷心地,每當看見山斜對麵的八公山烈士陵園,鄭嘀咕就有一種想哭的感覺,那裏埋藏著上千兄弟都是因為自己指揮不當才長眠地下,對老耿頭把自己又派到此地發自內心地感激不盡,發誓守不住老廟台,自己就跑到公墓裏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由於老廟台通道呈“Z”字型,第一波進攻的兩千綠營兵彎彎曲曲向蛇一樣緩慢盤旋而上,沒等靠近半山腰,突然槍炮齊鳴,一片片槍林彈雨瞬間像割韭菜似的打倒一大片,僥幸沒死的清軍嘰裏咕嚕滾下山坡,嚇得山腳下沒來得及登山的綠營兵撒腿就跑,戰鬥隻進行了不到一盞茶的工夫便宣告結束,驚得琦客福目瞪口呆。

琦客福隻聽說黃孛的獨立團火器凶悍,等親眼見到後其震驚程度可想而知,一時陷入兩難境地。

怎麼辦?繼續強攻?隻要對方彈藥充實,就自己這些人馬有多少就得交代多少;退兵?當兵的能保住性命,自己必死無疑!

琦客福倒不是怕死之人,就怕連累自己的家人,按大清律,臨陣脫逃的罪名可要株連九族。

正當琦客福左右為難之時,一位幕僚參軍說道:“將軍,黃孛的獨立團非我等兵馬所難抗衡,對方雖然人數不多,火器卻異常凶悍,跟咱們以前的衝鋒陷陣打法有天壤之別,想趕走他們隻能用計。”

琦客福瞪著銅鈴大的眼珠子怒視著幕僚參軍,嚇的幕僚參軍急忙指著烈士陵園說道:“琦將軍,從那公墓上的碑文可看出,這墓地是埋葬獨立團死亡將士的地方,咱們可以派一支人馬攜帶幹草枯枝堆進墓地裏,然後與守衛老廟台的獨立團談判,他們不答應撤兵就一把火燒了公墓,從而激怒對方逼著他們下山,這樣一來咱們用很小的代價就可以占領老廟台,完成勝保大人交給咱們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