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純熙公主(1 / 3)

“你如今心中的猜測隻怕和朕是一樣的。”

景宣帝現在已經神色淡然,但話語中還是帶著些淒涼。

俞初沒接話,這樣的話她怎麼答都不對。總不能叫她開口承認自己猜測皇上不是太後親生的吧。

“朕會去一趟寧壽宮。隻是初兒,若真如朕心中揣測,朕要如何自處。”

俞初心頭也似有千斤重。

景宣帝若是生在尋常人家,哪怕是個閑散王爺,事情都沒有這般棘手。

大不了一走了之,浪跡天涯。

可他是昭國的皇帝。

昭國自景宣帝登基以來,看似安穩,實則到現在都沒有徹底穩固。要是再鬧出這樣的事端,隻怕天下再難太平。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若是不能事事周全,那麼也無需多慮。不管怎樣,臣妾陪著皇上。”

俞初這話裏的真心,叫景宣帝聽得心頭一暖。

“朕若不是皇帝,你還願跟著朕?”

景宣帝並非沒有聽清俞初的話,而是他自小在宮裏長大,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看得很是透徹。

什麼親兄弟,什麼恩愛夫妻,即便是親生兒女,被這皇宮裏的利欲熏陶,也會失了本心。

“說句犯上冒昧的話。不管您是不是皇上,於臣妾而言,您都是臣妾的夫君。”

俞初這會兒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想的,隻是看著眼前這個君臨天下的皇帝一副形單影隻的孤寂模樣,心裏生出些不忍。

“朕會把你的話記在心裏。”

景宣帝走到俞初身前,伸手捏了捏她的肩膀,又將她摟在懷裏。

二人就這麼擁抱著站在養心殿的書房裏。直到門口傳來魏承傑的聲音:

“皇上,轎輦備好了。”

“知道了。”

說完,景宣帝才鬆開懷中的俞初,看著她的眼睛道:

“你先回去,晚上朕去你宮裏。”

“是,臣妾先告退。”

——————————————————————

景宣帝到寧壽宮時,太後還是那副慈母的神情,看得景宣帝心裏一陣冷笑。

盡管太後還未親口承認,景宣帝依著手裏掌握的消息,已經可以判斷太後並非是自己的親生額娘。

隻是他不懂,這件事是如何瞞天過海的,也不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皇額娘萬福金安。”

“皇帝怎麼今日有空過來?”

太後趕忙讓澤蘭去備茶。太後和澤蘭主仆二人的歡喜樣子,叫人實在看不出心中藏了那樣一個秘密。

“前朝事忙,兒子一閑下來就先來給皇額娘請安了。”

“皇帝從小就孝順。”

太後樂得合不攏嘴。

“兒子孝順皇額娘是應該的。皇額娘,今日過來除了給您請安,還有一事想問問皇額娘的意思。”

“何事?”

太後臉上笑意不減,還拿了桌上的果子遞給景宣帝。

“兒子登基以來,前朝才剛剛算是穩固下來。兒子想,如今也算得上是太平盛世,想要賞賜些金銀給從前接生兒子的嬤嬤,還有當時伺候皇額娘的那些宮人們。”

景宣帝邊說邊看著太後的神情。

太後果然麵上一僵,但也隻是一瞬,就擺出了很是欣慰的表情。

“皇帝能這樣想,自然是寬仁待下的好品性,哀家支持。

不過過去這麼多年,那幾位接生嬤嬤是否還在世,還有當時在哀家宮裏伺候的宮人們,有不少也到了年齡出宮。

想來要找尋也不是件易事,若是不能找全,到底也辜負了皇帝的一番心意。

所以哀家想,既是太平盛世,要麼便是大赦天下,要麼便是過些日子等新人入宮之後大封六宮。

不知皇帝意下如何?”

景宣帝眼含深意地看著太後,但嘴角卻帶著溫和的笑容。

如今在慎刑司和宗人府的那幾位,都是他好不容易才搜集了證據關押起來的。若是大赦天下,豈不是又要天下大亂了?

等新人入宮再大封六宮,難不成太後選進來的人,剛進宮就晉封?

太後這看似關懷自己的法子,怎麼看都是司馬昭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