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端於另一個世界。
車水馬龍,高樓林立,一派大都市的繁華。我站在候車場的落地窗戶前,不時地跺跺腳,水汽呼出,遇上玻璃便立即凝成了水霧。這個城市的天氣,一向堪比六月大小孩的臉,陰情不定,變幻莫測。前天尚有陽光,昨日就寒潮來襲,一夜急雪,滿地冰霜。
“吱呀”一聲,大客車在雪地急轉彎,濺起一地瓊雪。人群頓時急躁起來,我也搓了搓手,拖著小皮箱隨人流擠上了回家的車。
家鄉,我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一個古城舊鎮。她有過千年曆史,輝煌文明。但如今隻剩斑駁城牆,渾濁護城河及幾丈光滑的青石板路,尚可見證曾經繁華。
天氣寒冷,回到家就窩了好幾天,直到接了一通電話才踏出家門。那天臘月十八,陽光酥軟,難得相聚的高中好友約在章華寺見麵。
章華寺高台而築,紅牆黃瓦,乃百年大寺。傳聞,章華寺因章華台得名。春秋戰國亂世中,一方霸主楚王好奢華,傾全國之力,費十年之功,始建章華宮,為天下華美宮殿之最。百年流逝,秦王一掃天下,並吞六國,楚滅,都城陷,混亂中章華宮付諸於一把烈火,化為灰燼。千年沉浮,隻留殘壁斷垣章華台。
年華逝去,眾人皆忘章華台,直至有一得道高僧,雲遊四方,化緣籌款,以章華台為基,修建章華寺,德名遠播四方。盛傳,清末慈禧極為欣賞章華寺住持,曾詔入京,殿前講佛,後賜禮器百副,封為兩湖寺廟之首,百年之後,香火旺盛。
依著家鄉風俗,每年我們都會到寺中為家人祈求平安。
踏著碎步,一晃眼就立於章華寺石牌樓下。遠遠望去,就看見了在香燭鋪裏的好友三人,招手示意後,我便靜靜地等在章華寺前的台階上。對於挑選香燭我一向不大擅長,也就由著她們幫我挑選。
寺前空地依舊保持著傳統習俗,擺著各式各樣的小攤,好似廟會,貨物多以古玩器物為主。自己一直很喜歡古色古香的精細器物,可從來隻是靜靜的看,感受曆史韻味,從未想過要擁有它們,握於手中細細把玩。可今天我卻被一個黃金簪子強烈吸引著,它彎翹新月形,泛著暖黃光芒,雕刻百花圖案。簪上花小如豆,卻瓣瓣分明,線條流暢,清晰似鉤。酒紅色的瑪瑙細碎的鑲在簪上,陽光下瑪瑙晶瑩剔透,猶如血珠滾滾而動,妖豔異常。霎時,心裏湧起一股念頭,它是屬於我的。
小心翼翼地握住簪子,問攤主婆婆:“它值多少?”
老婆婆耷拉著眼皮,沒有說多少錢,反而命令道:“你轉過身去,我為你把頭發盤起。”很奇怪,我依言轉身,將一頭長發交給她。
我一直留有長發,雖然不夠烏黑亮澤,但卻也柔順,不是偏愛發絲在空中飛揚的感覺,隻是執著地喜歡將長發覆蓋住枕頭,然後聞著它們的味道,安靜地睡著。
“它叫胭脂碎。”老婆婆沙啞的聲音從腦後傳來,“浴火鳳凰……涅磐重生……”斷斷續續,聽得不太真切。“隻要你在神女麵前說一句話,胭脂碎就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