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祠堂因為有人經常前來祭拜,裏麵香火不斷,所以走進來後,就能聞到一股香味。看著祠堂上方擺著的一尊石像,木雲便問老者道:“師傅,這石像是誰啊?”
順著徒弟所指,老者看向上方神色威嚴的石像。看著所刻之人的一身裝束,老者便知道這人生前是一位將軍。轉而便向石像上方看去,一塊牌匾出現在老者眼中,自然老者已經知道這個將軍叫什麼名字。於是,老者便回答木雲道:“這石像是凡間的一個將軍,他叫李道忠。後人為了紀念他,就修造了這個祠堂,而且因為經常有人來祠堂祭拜,祠堂裏麵才會這麼幹淨。”
聽到師傅回答,幾人不由打量一下這間祠堂,雖然裏麵隻有幾盞燭光,但還是能看得出祠堂裏的確很幹淨。最後幾人的視線還是落在石像上,看著神色威嚴威風凜凜的石像,木雲忍不住說道:“師傅,你給我們說說關於他的故事吧!”經木雲這麼一提,其他人都想聽聽關於這位將軍的事跡。於是,一個個也向老者表達出他們的想法。現在幾人年齡還小,自然會對一些英雄事跡好奇。
看著徒弟們一個比一個好奇,老者不禁有些無奈,不過最終還是決定把有關這個將軍的事情,說給徒弟聽聽。有了決定,老者便開口道:“為師對這將軍的事跡也是一概無知,如果你們真想聽他的故事,就在祠堂裏等為師回來。為師現在要先去一下京城,隻有去京城後,為師才能知道有關這位將軍的事跡。”
說著老者有用神識掃了這石像,弄清楚這將軍是什麼年代的人。這樣一來,查找有關這位將軍的事跡也就簡單得多。對於老者要去京城弄清楚有關這將軍的事情,幾人自然不會反對。於是,老者有交代徒弟一番後,便直接前往京城皇宮。直到藏書庫裏,查看那些有關這將軍的事跡。
一來一回,一個時辰過去,現在老者已經回到這祠堂,不過對於將軍的事跡已經完全清楚。見師傅去了這麼長時間才回來,雲天他們都等不及地催促老者快說故事給他們聽。看著徒弟們等了這麼長時間,對於想聽故事的熱情倒是絲毫未減,老者有些驚訝。對著徒弟們無奈地笑笑後,便開口說道:“這個故事很長,如果要聽那就認真聽。”
“師傅您就放心說吧,我們一定會認真聽的。”見師傅終於要說這故事,木雲當即不失時機地補充一句,好讓老者可以快點說故事給他們聽。
想想徒弟們是真的等得急了,老者也不再猶豫,讓徒弟都坐下後,便開始說起故事。“這李道宗是恒朝的一位大將軍,一直在邊關駐守,保護著恒朝不被其他國家侵犯。因為當時有鄰國攻打恒國,李道忠就一直帶領著恒朝軍士同鄰國的敵軍作戰,盡心盡力地保護著自己的國家。有李道忠在邊關駐守,鄰國的敵軍一直沒能打進恒朝邊境。
當時李道忠三十多歲,正值壯年,雖然還很年輕,不過早已威名遠播。幾乎邊境的幾個國家,都知道有李道忠這個人存在。當時朝廷也非常看重李道忠,多次給李道忠加官進爵,讓李道忠一路升為護國大將軍。而李道忠本人卻並沒有因為這些榮譽,狂妄自大起來,總是一心一意為國家的領土著想。受萬民愛戴的同時,也以保護恒朝人民安全為己任。
在那段時間裏,隻要有李道忠在,恒朝再也不需要強製招兵買馬。因為有很多熱血人士,仰慕李道忠威名,主動前去投軍,使得恒國軍力空前強大。在李道忠的帶領下,鄰國的敵軍再也沒能打入恒朝。那時恒朝國內也是國富民強,一副繁榮蒼盛的景象。奈何好景不長,在恒朝的老皇帝駕崩後,新繼位的皇帝不但昏庸去無能,還恣意妄為。而且當時恒帝身邊都是一些奸臣、小人,在聽盡小人讒言,任用這些奸臣後,恒朝漸漸發生轉變。
接下來,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恒帝因為迷戀酒色經常不去早朝,導致很多政事擱置著沒人處理。幾年後,恒帝大肆修築行宮、開發運河,征用天下勞力。就這樣沒過多久,恒朝的很多土地漸漸荒蕪,人民飽受著饑荒。恒朝不再像幾年前那樣繁榮富強,在恒帝的統治下,恒朝漸漸走向衰敗。
而在在恒帝大肆修築行宮這段期間,有很多忠臣義士不斷地向恒帝諫言,勸諫恒帝不能修築行宮。但是恒帝卻對這些勸諫熟視無睹,隻管與一些奸臣一起貪圖享樂。之後幾年裏,有很多大臣因為經常勸諫恒帝,最終惹怒恒帝,被送上斬頭台。後來人恒帝胡作妄為,再無人敢勸諫恒帝。就這樣又過去幾年時間,幾年後恒朝已經衰敗的不像樣子。死在修築行宮上的子民,不知要比守衛邊關的軍士多上多少,恒朝越來越像人間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