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八年
春正月己卯,烝①。天王使家父②來聘③。夏五月丁醜,烝秋④,伐邾。冬十月,雨雪。祭公⑤來,遂逆⑥王後於紀。
注釋
①烝(zhēng):眾多,在這裏是指發生了很多事。②家父:周朝的大臣。③聘:古時國與國遣使訪問。④烝秋:是指多事之秋。⑤祭公:指周公之後人祭公謀父的省稱。⑥逆:在這裏是迎接的意思。
譯讀
桓公八年發生了很多事情,這裏並沒有仔細說明,隻是簡約記載了當時的情況。比如,八年春季,曲沃伯滅亡了翼邑;隨國的少師受到了隨侯的寵信。
夏季,楚武王在沈鹿會合諸侯的軍隊。黃、隨兩國沒有參加這次的會見。楚武王派薳章去責備黃國,然後又親自帶兵討伐隨國,軍隊駐紮在漢水、淮水之間。
隨國大夫季梁請求隨侯向楚國投降,並認為如果楚國不接受投降,在作戰也不遲,而且還可以激勵隨軍的鬥誌,使敵軍變得懈怠。少師則對隨侯說:“一定要盡快作戰。否則,將失去戰勝楚軍的機會。”
於是,隨侯率兵頑強抵抗,從遠處眺望楚國的軍隊。季梁說:“楚國人以左為尊,所以楚國的國君一定在左邊的軍隊之中,因此我們不要和楚王正麵遭遇。而是要去攻擊他右邊的軍隊,因為右軍中沒有大將,所以一定會失敗,到時候其他人就都會奔散。”
然而少師卻說:“不去正麵去和楚王交戰,別人會認為我們不是他的對手。”
於是,隨侯沒有聽從季梁的話,結果隨軍大敗。秋季,隨國打算同楚國議和。
楚武王本來不打算同意。但是楚國令尹鬥伯比卻說:“上天已經鏟除了隨國的少師,所以隨國不會再有勝利的可能了”於是,楚、隨兩國訂立了盟約。
冬季,周桓王命令虢仲立晉哀侯的兄弟緡為晉侯。當時,祭公到魯國來,然後到紀國迎接王後,這是非常合於禮製的。
桓公九年
春,紀季薑①歸於京師。夏四月,秋七月。冬,曹伯②使其世子③射姑④來朝⑤。
注釋
①季薑:紀國諸侯的女兒。季,姊妹中排行;薑,姓氏。②曹伯:在這裏指春秋時期曹國的君主曹桓公。③世子:古代天子、諸侯的嫡長子或者是兒子中繼承帝位或王位的人。④射姑:曹伯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曹莊公。⑤朝(cháo):朝見,朝拜。
譯讀
桓公九年春天,紀國諸侯的女兒季薑出嫁到京師洛邑成為王後。由於諸侯的女兒出嫁,隻有做了王後,史官才會記載,所以季薑出嫁就被記載了下來。
四月,楚武王派鬥廉率軍和巴國軍隊一同攻打鄾地。鄧國的養孫、聃孫則率軍支援鄾地。
鄧軍向巴軍發起三次衝鋒,但是都沒有獲勝。後來,鬥廉將一部分楚軍列為橫陣隱藏在巴軍之中,讓剩下的楚軍與鄧軍作戰,然後假裝失敗逃走。
由於鄧軍隻顧著追逐楚軍,這樣巴軍就處在他們背後了。接著,假裝逃跑的楚軍突然掉轉方向,和巴軍兩麵一起夾攻鄧軍。最後鄧軍大敗,鄾地人當天夜裏就潰不成軍了。
七月,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聯合攻打曲沃。冬季,曹國國君派自己的兒子射姑前來朝見魯國國君。魯國用上卿之禮接待了他,這是非常合於禮製的。魯國還舉行了宴會招待曹太子。剛開始獻酒時,樂師們剛剛演奏完一段樂曲,曹太子射姑就歎息起來。魯桓公的兄弟施父說:“太子一定是對將來有所憂慮吧,不然不會在這裏歎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