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家庭應用中成藥知識 (22)(2 / 3)

九、跌打丸臨床新用

跌打丸為骨傷科常用中成藥,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行氣止痛之功。用於跌打損傷,淤血腫痛等症,一般多用於內服,臨床觀察發現,其外治又有許多新用途。

1.急性乳腺炎取跌打丸3~5粒,研細,加白酒適量調為稀糊狀,將藥糊均勻冷敷於患處,直徑以超過腫塊3~5厘米為宜,然後覆蓋消毒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換藥2次,每次維持4~6小時,兩次敷藥間隔2~3小時。外敷時適時在敷料上滴灑白酒以保持局部濕潤,借以增強藥效,連續5~10天。

2.藥物性靜脈炎根據患處大小,取跌打丸3~7粒,如上法外敷患處,不斷灑酒以保持藥物濕潤,以免幹後影響藥效,每日換藥1次。敷後患者可感局部鬆活,疼痛減輕,有輕微瘙癢感,一般用藥2或3次即可治愈。

3.肌內注射後局部硬結根據患處大小,取本品2~3粒如上法外敷患處,每日換藥2次,連續2~5天即可。

4.腮腺炎取本品2粒,六神丸10粒,共研為細末,加米醋適量調為稀糊狀,置於黑膏藥上,外敷患處,每日1換,經過3~5天,便可腫消熱退。

5.凍瘡根據患處大小,取本品5~7粒,研細,加白酒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患處,包紮固定,每日1換,連續3~7天。此法適用於青紫瘀斑型凍瘡,凍瘡破潰者不宜。

6.肋軟骨炎取本品2~3粒,加白酒或75%乙醇酒精適量,加熱成不流動的糊狀物,外敷患處,用膠布固定,每日1換,連續1~2周。

7.急性軟組織損傷以75%乙醇酒精30毫升浸泡本品1粒的比例調製膏劑,用小火煎至黏稠時,加2%利多卡因10毫升於藥糊中,用紗布製成口袋,將藥物放於袋中,外敷患處為防止藥物蒸發和保持藥物的滲透性,可外蓋薄型塑料紙,包紮固定。外敷膏藥可貼敷24~48小時,指關節可貼敷6~12小時,一般貼敷1~2次即可貼敷時若需皮膚透氣,可自行決定透氣時間。

8.落枕取本品2粒,加白酒適量蒸化成膏狀,洗淨患處,將藥膏攤於紗布上外敷患處,並以熱水袋定時加熱,12小時換藥1次,連續2~3天。

9.急性腰扭傷取本品2粒如上法外敷患處。

10.足跟痛取本品1~2粒如上法外敷患處。

11.腰椎病取本品6粒,壓碎,加水及75%乙醇酒精各15毫升攪拌成糊狀備用。令患者俯臥或趴臥在床上,以腰椎壓痛點或病變部位為中心塗藥,麵積約10厘米×10厘米大小,厚約1毫米的跌打丸糊,隨後將按操作規程提前預熱高溫功率檔5~10分鍾的電灸頭置於距離藥糊麵高5~8厘米處,20分鍾後可隨患者對熱刺激的耐受程度調節距離,每日1次,每次20~50分鍾,5次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2~3天,連續3~5個療程。治療期間,避免重體力勞動及較大活動量的體育鍛煉。

十、七厘散外治新用

七厘散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適用於外傷血瘀腫痛,外傷出血,扭傷等,根據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原理,將其外治用於其他疾病,亦獲顯效,介紹如下。

1.褥瘡首先給患處予以清創,除去壞死組織,然後將七厘散均勻撒布於創麵上,其厚度以隱約可見基底組織為佳,然後再蓋上凡士林紗條,最後以消毒敷料包紮。治療初期,創麵滲液較多,若敷料被滲透,即予更換,約3天後滲液可明顯減少,每日用藥1次,直至創麵愈合。

2.外科瘡瘍將七厘散5克,大黃粉50克混合均勻,加凡士林適量調為軟膏備用。按患處麵積大小,將藥膏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嚴重者每日換藥2次,連續5~7天。適用於外科瘡瘍,化膿性指頭炎,腱鞘炎,乳癰,跌打損傷等。

3.腱鞘囊腫取七厘散適量與風濕骨痛藥酒混合均勻,調為藥糊,外敷患處,固定,每日外敷12小時以上,連續5~7天。

4.痔瘡先用溫開水約3

000毫升,加入高錳酸鉀1克,洗浴肛門約半小時,然後取七厘散3克,加硫黃軟膏5支,調為糊狀,塗於肛門內外患處,每晚1次,連續2~4個月。治療期間,避免重體力勞動及飲酒。

5.慢性咽炎取七厘散每次0.3克,每日2次口服,另取半支藥粉噴吹咽後壁,每日2次。對慢性咽炎年深日久、咽部黏膜淤血肥厚,咽後壁血管擴張,濾泡累累,齶垂懸雍垂增長等病理變化者,療效尤佳。

6.肌內注射後局部紅腫硬結七厘散劑量以患處大小而定加白酒適量調為糊狀,外敷患處,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