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在家庭中發生的日常危重急症最多見,做好家庭急救,對於挽救患者的生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章選取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急症,並告訴讀者一些簡單易懂的處理方法,讓讀者在危險發生時,能快速有效地進行急救。
十二、突發心絞痛怎麼辦?
心絞痛多發於男性,心肌血管變窄、血流量減少,再加上過度勞累或情緒起伏較大就容易引發心絞痛。心絞痛發作時,患者會感到劇烈的疼痛,疼痛感集中在胸骨後部,也可放射至心前區和左上肢。心絞痛對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突發心絞痛的急救措施:
1.患者要停止一切活動,原地休息,使自己的心情慢慢平靜下來。與此同時,其他人要為患者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
2.患者不要躺下來,以免加重心髒負擔。
3.將患者身上的領帶、皮帶、衣扣等解開。如患者在室內發病,要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
4.對患者進行安撫,幫助患者保持穩定的狀態。
5.可讓患者將硝酸甘油片嚼碎後含在舌頭下麵來緩解疼痛。
6.如果患者的疼痛時間超過了10分鍾,要馬上叫救護車。
7.按摩患者的太陽穴對緩解疼痛有一定的效果。
對於首次心絞痛發作的患者來說,心髒部位的疼痛會讓其陷入巨大的恐慌中,這對於治療是十分不利的。恐慌感會加快心跳的頻率,加重心髒的負擔。初發心絞痛的患者要停止活動、原地休息,保持平靜心態,切勿慌張。
十三、急性心肌梗死應如何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可引起相應的心肌出現長時間嚴重的缺血並導致其壞死,是一種嚴重的急性病。一旦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若是當場處理不當,會影響患者被送到醫院進行搶救的效果。因此,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方法對於幫助患者痊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識別:
1.中老年人在激烈運動或飽食後,如果出現劇烈的胸部壓榨性疼痛的話,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的。
2.有些情況下患者還會感到胸骨疼痛,並伴有向左肩部和背部放射的趨勢。
3.患者發病後,會出現出汗、心煩、恐懼、惡心、嘔吐等症狀。
4.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時間一般多在白天或淩晨睡眠中。
5.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4月為急性心肌梗死的高發期,這個時間段裏如果患者突然出現血壓下降,就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發作。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方法:
1.患者要立即停止或盡量減少活動,原地平躺下休息,穩定情緒,不要過分激動。急救人員要將患者的衣領鬆開,不要隨意讓患者走動或搬動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2.若懷疑患者患有急性心肌梗死,要馬上撥打急救電話,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將患者送往醫院。
3.保持患者周邊環境的安靜,但患者周邊要留有照看的人員。可喂患者吃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藥物來緩解病情。
4.如果患者出現體溫下降、脈搏變弱或休克等症狀時,要將患者的頭部放低,腳部墊高,來增加回心血量。
5.如果患者過於肥胖或口吐泡沫,就不能采用頭低腳高的躺法,可讓患者采取半臥位。
6.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暢。急救人員可采取抬患者下頜的辦法來避免患者出現舌頭後墜的情況。
7.患者出現了無意識或無脈搏狀態,急救人員要為患者進行胸外按壓,並通過人工呼吸來使患者得到氧氣的供給。
如何預防急性心肌梗死?
1.要避免情緒過分激動,否則容易引起冠狀動脈痙攣,致使心肌長時間缺血而壞死。
2.要避免過度的、劇烈的運動和勞作,否則會使心肌對氧的需求量劇增,造成冠狀動脈供血量下降,進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3.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盡量減少或不吃含高脂肪的食物,每餐以清淡為主。吃得過飽過多會加重胃部負擔,向胃部流的血液會增加,胃部膨脹後會影響心髒的正常活動,這樣會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的概率。
十四、心髒驟停怎麼辦?
心髒驟停指的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心跳突然停止,它會使全身血液循環停止和呼吸停止。心髒驟停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造成嚴重的後果,如果不及時進行急救,嚴重的會造成死亡。此種情況的急救黃金時間在6分鍾之內,超過6分鍾後,腦細胞的功能和受損情況就會出現不可逆狀態,因此心髒驟停的急救要以現場施救、第一目擊者施救為原則。
●心髒驟停的急救辦法:
1.如果有人突然暈倒,要馬上判斷患者是否屬於心髒驟停的情況。具體判斷方法為:看患者是否有意識;找到患者喉結附近的頸動脈,觸摸看患者是否還有脈搏。如果患者的意識和脈搏全無,可判斷患者出現心髒驟停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判斷的過程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以免延誤對患者的救治。
2.在對患者進行心髒按壓等急救時,最好將患者放在硬且平的地方,如平地或硬木板上,千萬不要將患者放到床或沙發等軟物上。救助人員應使患者頭部後仰,下頜向上抬,用手將患者的口鼻分泌物及假牙等阻礙呼吸的物體移除。
3.患者的呼吸道開放後,要馬上對其進行心髒按壓和人工呼吸,邊做邊檢查患者頸動脈,看其是否恢複了心跳。一旦患者恢複心跳,要馬上將患者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救治。在將患者送往醫院的途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以防其再次發生心髒驟停的情況,若情況反複,要立即繼續做心髒按壓和人工呼吸。
4.在進行心髒按壓時,救助人員可跪在患者右側,注意不要歪扭身體,也不要騎在患者身上,保持身體穩定。將兩手重疊按壓在患者心髒處,利用自身重量將力量傳遞到患者的胸骨上。力度以胸廓下陷3厘米到5厘米為準,如果胸廓下陷深度不夠的話,心髒受到的擠壓會不夠,浪費了搶救的時間。
5.在進行人工呼吸時,救助者要一手捏緊患者的鼻子,另一隻手將患者下頜向下打開,用自己的嘴將患者的嘴蓋嚴,注意吹氣時要用力,保證能將氣送到患者的肺部。
如何預防心髒驟停?
1.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盡早發現心髒方麵疾患,爭取做到及早治療。
2.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不要暴飲暴食,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刺激。
3.氣候發生很大變化時,如氣溫驟降等,要注意保暖。
十五、突發腦出血時該怎麼辦?
生活中一旦有人出現了突發性腦出血的情況,假如沒有得到及時而有效的治療,那麼導致死亡的概率是很高的。因此,為了讓大家在麵對突發腦出血時能夠正確地處理,這裏就為大家介紹一些突發腦出血的急救方法。
●突發腦出血的識別:
腦出血的發病很急,通常都是在高度緊張的腦力或體力勞動時發生的。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的人群,在緊張、激動、過度勞累等情況下,如果突然發生劇烈頭痛、神誌不清、嘔吐、口角歪斜、一側肢體癱瘓、鼾聲大作、大小便失禁的,就很有可能是腦出血造成的。
●突發腦出血的急救方法:
1.患者出現腦出血情況是很危險的,這種病的死亡率較高,作為急救人員一定要保持冷靜,不可驚慌,應科學、有效地對患者采取急救措施。急救人員要給患者以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如果患者意識清醒,那麼就要為其舒緩緊張的情緒,切記不要做增加患者心理壓力的事。
2.盡快撥打急救電話或將患者送到距離較近、條件較好的醫院進行救治。打急救電話時,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不掛斷電話,隨時向醫生進行谘詢。
3.盡量減少對患者的搬動,以免加重患者的出血情況。可以在患者的頭部、頸部、腹股溝等處敷冰袋,這樣可以降低腦代謝和耗氧量,從而降低顱內壓。
4.如果患者是在戶外發病,要先將患者抬到室內或安靜的地方,然後再用擔架將患者送到醫院,運送途中一定要小心,不可魯莽。
5.如果患者是在室內發病,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冬季的時候要注意為患者保暖,夏季的時候要為患者降溫。
6.運送患者到醫院時,要盡量節省路上時間,如果路上花費時間過長,不但會影響治療的效果,還會因運送途中的震蕩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7.在搬動或運送患者時,要將患者的身體和頭部進行固定或保護,防止其出現震動。抬患者的擔架要墊上厚棉被或其他軟物。搬運患者時要小心,即使心情焦急,也要使患者保持平穩、減少顛簸。
8.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腦出血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會增加,而將這些分泌物咳出體外的反射卻減弱。患者的嘔吐物也有可能進入氣管,使呼吸道發生堵塞,從而引發腦缺氧。為了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急救人員可以將患者的皮帶、衣領鬆開,如患者有假牙要將假牙摘下;讓患者采取側臥位,這樣利於分泌物或嘔吐物流出。
怎樣預防腦出血?
1.不要過度勞累,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
2.養成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以清淡為主,少吃脂肪含量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3.戒煙、戒酒,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4.天氣變涼時,要及時添加衣服、被褥,並注意頭部的保暖。
5.有高血壓的患者,要遵照醫生的囑咐,按時、按量服藥。
6.秋冬季節,高血壓患者要多吃水果蔬菜,以利於排便。排便時切忌用力過猛,防止因腹壓、腦壓的升高而使小血管破裂而引發腦出血。
十六、突發性腦血栓如何急救?
腦血栓是指在腦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形成的基礎上,在血流減緩、血壓偏低的情況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著在動脈的內膜之上形成的血栓。
●腦血栓發病的征兆:
突然產生眩暈感,且一天之內眩暈感發生頻繁;劇烈頭痛突然發作;走路姿勢異樣,雙腿無力;半邊肢體麻木無力;不停地打哈欠;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大量出鼻血;血壓突然出現異常(持續地過高或過低);突然出現嗜睡、困倦、耳鳴,舌頭發麻。
●突發腦血栓的急救方法:
1.救助人員保持鎮靜,讓患者平臥,頭部略微墊高,將患者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最近的醫院。如果患者的病情較重,要撥打急救電話,等待急救人員上門實施救助。
2.患者出現嘔吐症狀時,要將患者的頭部側向一麵,以避免嘔吐物進入呼吸道。
●腦血栓的康複方法:
1.腦血栓的恢複期較長,患者容易產生焦慮、失望和厭倦等情緒,因此,患者的家人、朋友要對患者多進行心理安慰,幫助患者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2.患者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控製運動量。
3.科學飲食。
4.家人要多為患者進行按摩。按摩可使患者的血液循環更為通暢,預防患者身體浮腫。按摩時要注意,動作要輕柔且有規律。
5.如果患者癱瘓在床,家人要為患者做適度的肢體鍛煉。
怎樣預防腦血栓?
使自己的血壓保持在一個正常的水平,過高或過低的血壓都容易引發腦血栓;養成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少吃鹽,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戒煙戒酒;生活有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緒波動過大;定期做體檢,有條件的話一年做一次膽固醇和血脂的檢查。
十七、成人消化道有異物的處理辦法有哪些?
異物進入消化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進食過快,邊說話邊就餐,將魚刺、假牙等物吞下,等等。一旦異物進入消化道,就會表現出吞咽困難、吐血水等情況,如果異物的體積較大,還容易引起咳嗽。若異物帶有棱角,還會損傷體內的消化器官,引起炎症。
●成人消化道有異物的急救方法:
1.如情況較為嚴重,應立即將患者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治療。先通過X射線來確定異物的種類和位置,然後再遵照醫生給出的治療建議盡心治療。
2.先詢問患者進入其消化道的異物是什麼,如果異物有棱角最好不要強行催吐,以免損傷食道或是將異物弄進氣管。
3.若有異物卡在喉嚨處,不要馬上吃饅頭等大塊食物將異物咽下,這樣容易增加腸胃的損傷。
4.若患者的呼吸急促、嘴唇的顏色變紫,要立即對患者進行人工呼吸。
5.瀉藥不可輕易吃。如果吞下的異物為釘子、假牙等尖利的東西,在瀉藥的作用下於腸道內加快蠕動時,容易鉤到腸壁,有造成腸壁穿孔的危險。
6.消化道進入異物後,千萬不要用手去摳,否則容易引起吞咽和嘔吐,有可能對消化道的血管造成傷害。
7.通常情況下,消化道進入異物後,除了帶有棱角、質量過重或體積過大的異物外,其他的如圍棋子、硬幣、紐扣等物,都會隨著糞便一同排出體外。為了避免異物在體內的滯留時間過長,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蔬菜,來促進腸胃蠕動,加快異物排出體外的過程。
8.一般來說,異物在進入人體後,兩三天就可以排出體外。所以患者在誤吞異物後,每次排便都要仔細檢查,看異物是否已排出體外。在等待異物排出體外的期間,患者如果發現自己有腹痛、發燒症狀或排出黑色糞便時,要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如果幾個星期過去了,異物還是沒有排出體外,患者也應到醫院去做檢查和治療。
9.如果誤吞的異物體積較大,其有可能卡在患者的食管或胃部的入口處。因此,如果患者在吞咽東西時感到胸口或上腹部有明顯疼痛感,要馬上停止進食進水,並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
清除卡在喉嚨處魚刺的小妙招:
1.將橙子的皮剝下來,切成窄條狀,將其慢慢咽下,可將卡在喉嚨的魚刺化解掉。
2.慢慢服下維生素C1片劑,幾分鍾之後,魚刺就會被化解掉。
3.將食醋含在喉嚨處,幾分鍾後會將魚刺化解掉。
十八、如何應對突發性食物中毒?
日常生活中,如果食物放置的時間過久就容易腐敗,吃下這樣的食物易發生食物中毒。又或者是誤食了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元素的食物,也會造成食物中毒。一些不適合同時食用的食物搭配一起吃下後,也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
●如何判斷是否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後,人體第一反應一般來說是腹部有不適感,患者首先會感到腹部脹痛,有的人還會出現急性腹瀉的情況。
2.惡心嘔吐也是食物中毒後的一個常見表現。
3.除了腹痛、腹脹、惡心和嘔吐,食物中毒後,還有可能出現脫水、休克和昏迷等症狀。
4.在較短的時間內出現了大量上述症狀的患者,有可能是集體食物中毒。
●突發性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法:
1.一旦患者出現食物中毒的現象,要馬上停止對可疑食物的食用。如果患者中毒情況較為嚴重,要馬上撥打急救電話,等專業人員上門救助。
2.如果患者處於清醒的狀態,可以馬上對患者進行催吐排毒。催吐對於治療食物中毒是簡單而有效的方法。首先讓患者多喝些純淨水,然後把洗淨的手指或筷子放到患者的喉嚨深處輕輕抵壓,直至其嘔吐,然後再讓患者大量飲用純淨水來反複進行催吐,最後讓患者喝些牛奶來對胃部進行保養。需要注意的是,發生食物中毒後,最好在2小時之內進行催吐,這時的效果最為明顯;同時,如果在嘔吐的過程中嘔吐物裏出現血跡,說明消化道有可能出血了,要馬上停止催吐。
3.如果患者食物中毒已經超過了2個小時,食物基本上已經進入到腸道了,催吐的效果已不明顯,這個時候可以采用導瀉排毒法。采用導瀉排毒法時,可選取中藥中的大黃用開水衝好服用。老年人和幼兒不宜使用此法。
4.為了到醫院後能較快地確定病因,最好將患者所吃的可疑食物保留好,將其提供給醫生。若沒有食物樣本的話,也可將患者的嘔吐物或排泄物保留並提供給醫生。
5.如果吃了過期或變質的食物,可以服用一些食醋來緩解腹瀉。
●常見的幾種食物中毒案例:
1.豆漿中毒
豆漿中毒多因為豆漿未完全煮熟,而生大豆中的一種有毒物質會抑製人體內蛋白酶的正常活動,這樣就對腸胃形成了刺激。所以我們在飲用豆漿時,一定要將豆漿完全煮熟。
豆漿中毒的表現:在飲用豆漿一個小時以內,會出現惡心、嘔吐、頭痛、腹脹等症狀,在短時間內會自動痊愈。
2.四季豆中毒
食用未煮熟的四季豆容易發生中毒,因為生四季豆中含有引起人體中毒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所以在食用四季豆時,一定要將其完全煮熟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