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家庭急救技能(1 / 3)

日常生活中,突發疾病或是意外傷害很難避免,一旦家中有人發生了危險,如果我們能在醫生到來之前采取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就有可能減輕患者的痛苦,挽救患者的生命,並對其治愈後的恢複也有所幫助。所以,掌握一些正確的家庭急救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急救注意事項有哪些?

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有可能發生各種意外情況。在發生意外時,第一時間實施急救自救措施,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門學問。那麼,在進行急救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家中成員如果突發危急情況,首先要保持冷靜,避免慌亂中出錯。

2.如果有人觸電,先要切斷電源,然後用木棍等絕緣物體將電線撥開,再進行搶救。若是發生火災,應先將傷者迅速運至遠離火場的地方再進行急救。如果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應立即將其抬到空氣流通的地方再進行急救。

3.仔細觀察患者生命活動體征,檢查患者心跳、呼吸和瞳孔反應是否異常。正常人的心跳在60次/分鍾到100次/分鍾之間,大出血患者的心跳會加快,而心跳力度會減弱。正常人的呼吸頻率在16次/分鍾到20次/分鍾之間,病危患者的呼吸不規則,且程度變弱。在檢查患者是否有呼吸時,可以將一片薄紙放在患者的鼻孔處,看薄紙是否來回飄動。若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跳,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髒按壓。正常人的兩個瞳孔是一樣大的,遇到光線照射會立即收縮。患者受到嚴重傷害時,兩個瞳孔的大小是不一樣的,遇到強光照射時,瞳孔不會收縮或收縮延緩。

4.若傷者出現骨折或腦出血症狀,切記不要隨意搬動傷者,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5.止痛藥不能亂吃,因為止痛藥可能會掩蓋真正的病情,拖延救治時間。

6.燒傷患者不宜喝水,腸胃外傷的患者不宜進食喝水。處於昏迷中的患者不能強製給其喂水,否則容易使水進入氣管而導致窒息。

7.腹部內髒脫出體外後不能立即複位,若是將沒有消毒的內髒強行複位,有可能引發非常嚴重的感染。

8.止血帶的使用要特別注意,應每隔半個小時將止血帶放鬆一下,以免肢體因包紮時間過長而造成肢體缺血性壞死。

9.處於昏迷狀態的患者不要讓其仰臥,否則有可能造成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進入氣管而導致窒息,應讓其側臥。

10.被利器刺傷後不要馬上進行包紮,否則會造成傷口缺氧,容易引起破傷風。應先將傷口進行徹底消毒,然後再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最後再仔細包紮傷口。

11.腹瀉的患者不宜馬上服用止瀉藥,否則會延緩體內毒素排出的時間,使腸胃的炎症加重。應先服用黃連素等消炎藥之後,再服用止瀉藥。

12.對於需要保暖的病患,要將毛巾、被子等物覆蓋在其身上。

13.對患者進行急救處理後,要及時聯係醫院前來接應,或是將患者送到醫院。在選擇醫院時要以就近為原則,可以先在近處的小醫院緊急處理後再轉到大醫院進行救治。

家庭儲存藥物的方法:

1.散裝藥物裝進幹淨的瓶子中,瓶蓋要擰緊。

2.片劑可用帶封口的塑料袋保存,將袋中空氣擠出並將口封好。

3.藥物遠離潮濕的地方,如廚房、洗手間、魚缸和種植花草的地方。放置藥物的抽屜或藥箱中可放入一些幹燥劑。

4.藥瓶內的棉花要及時拿走。藥瓶沒有開封前,棉花能起到吸收水分,使藥物保持幹燥的作用,可是一旦藥瓶開封,棉花就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若不及時將棉花拿走,瓶內藥物就會受潮。

5.超過有效期的藥物要及時處理掉,如不及時處理掉,很容易使其他藥物也跟著變質。二、打急救電話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撥打急救電話時需要注意:

1.打急救電話時要果斷,不可猶豫不決。要保持冷靜清醒,講話時要清晰有條理。

2.將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情告知對方。對於患者是否神誌清楚、呼吸困難等情況要詳細描述,以利於急救人員做好事先的準備。

3.將患者所在的詳細地址告知對方,包括所在的區、路、街道和門牌號碼,將周邊的重要標誌告知清楚。將救護車最合理的行駛方向和路線告知對方,將接應救護人員的人的穿著告知對方。

4.將自己的聯係電話留給對方,並保證電話處於暢通的狀態,以利於隨時和救護人員進行聯係。

5.將患者的相關詳細情況交代清楚,等對方表明可以掛機後再掛機。

6.耐心等待救護人員的到來,不要將患者提前攙扶或抬出家門來迎接救護車,以免使患者受到更大的傷害。

7.平時對家中的小孩做好教育工作,教其在緊急情況下要撥打急救電話求助,如果沒事的話不要隨意撥打“120”急救電話,以免影響其他人使用。家中如果有人突然發生緊急情況,其他家庭成員的心態尤為重要。首先要保持鎮靜,不要慌亂,試著做幾次深呼吸,然後將精力集中在如何搶救患者的身上。在最短的時間裏,找到最有效的方法,控製好負麵情緒,要對自己有信心。

三、急救人員到達前要做什麼?

撥打完急救電話之後,在等待急救人員到來之前,可以做一些準備,為挽救患者的生命創造更大的機會。

1.不時地站在陽台或門口準備接應救護車,一旦聽到救護車的聲音或是看到救護車的閃爍燈光後,要向救護車人員招手示意。如果在撥打完急救電話之後,20分鍾內救護車還沒有到,要再次撥打急救電話以確定救護車的位置。

2.事先將搬運患者要通過的走廊、過道清理好,將影響搬運的雜物移走,為患者的搶救贏得時間。

3.穩定患者的情緒,使患者能平穩地呼吸。

4.事先將患者的身份證、醫保證、治療費用準備好。

5.如果患者處於昏迷狀態,將其上衣衣領處的扣子解開,讓其采取側躺的姿勢。一旦發現患者的口中出現分泌物或嘔吐物,要及時為其清理幹淨,以免堵塞氣管導致窒息。

6.如果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已經停止,要馬上為患者進行胸外心髒按壓和人工呼吸。若是患者有可能出現骨折,就不要隨意挪動患者,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7.等急救人員到達後,要積極地協助急救人員進行現場救治,為急救人員提供其所需的物品,協助急救人員將患者搬運上救護車。

8.如果患者是藥物中毒,要把可疑藥物一並帶到醫院。若是患者有斷肢,要將斷肢也一起帶到醫院。

9.冷靜地聽從急救人員的指揮。若是急救人員說患者需要稍微穩定後再送醫院,一定要配合,以避免加重患者的病情。

10.若是出行路上見到發生交通事故,即使受傷的人與自己並不相識,在撥打急救電話後,也要等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後再離開。

家中應常備有一些基本的急救用品,如:碘酒、75%的酒精、35%的酒精、體溫計、創可貼、清涼油、雙氧水、醫用膠布、紗布、繃帶、三角巾、消毒棉球、消毒棉簽、止血帶、鑷子等。

四、怎樣讓患者躺倒?

●讓患者躺倒的方法有:

1.如果患者的意識清醒,要注意為其保暖,蓋上毛毯或衣服。讓患者平躺在舒適的地方,頭部可墊一個低一些的枕頭或其他物體。

2.對於胸悶或胸部疼痛的患者,要用棉被或軟物體墊在患者的背下,讓其平臥在平坦的地方。或是讓患者坐在椅子上,讓其將雙腳伸直,頭靠在椅背上,這樣能幫助患者緩解呼吸上的困難。

3.如果患者下肢出血,要讓患者仰臥在平坦的地方,並將其下肢墊高。

4.處於昏迷狀態的患者,要讓其側身躺下,將患者的雙腿彎曲,嘴張開,這樣有利於患者呼吸順暢。

5.無頸椎損傷的患者可讓其平躺,然後將其頭部偏向一側,這樣可防止嘔吐物進入氣管。

6.對於身體有劇烈疼痛的患者,在讓其躺下後要對其進行心理安慰,以避免患者因疼痛、緊張而造成心、腦耗氧量增加。

7.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臉色發青,手腳發涼,可讓這樣的患者采取腳高頭低的姿勢平躺,將患者的下肢用東西墊起來,以改善大腦、心髒等器官的缺血缺氧情況。對於短時間內出血很多的患者,可讓其平躺後將雙腿垂直舉起,這樣做可以讓血液流回心髒。

8.疼痛感較強的患者,有時會出現麵色蒼白、眼前發黑等症狀,這樣的患者一定不要讓其隨便移動,要讓患者坐下或躺下,進行適當的休息。

9.無出血症狀,但出現心力衰竭的患者,為了減輕其心髒的負擔,讓患者能順利呼吸,要將患者的上身抬高10厘米,雙腳抬高20厘米,形成頭腳高中間低的姿勢仰臥在平地上。

10.對於腹部劇烈疼痛的患者,可以讓其采取雙手抱住膝蓋的側臥位,這樣做能使患者的腹部肌肉得到放鬆,能減輕疼痛感。

11.患者手部或足部有外傷出血的情況出現時,可讓患者平躺,並將傷處墊高,這樣做能減少出血量。

若患者情況較為嚴重,在躺倒時要有專門的看護人員在身旁,在送往醫院的途中或是等待醫生上門救治時,如果患者出現危急情況,看護人員要立即為其做人工呼吸或心髒按壓等急救。

五、怎樣複原臥位?

若患者處於昏迷狀態或是患者的意識不清,而其脊椎又沒有受傷,應該將患者擺放成複原臥位。這種姿勢可以避免因舌頭後墜而堵塞呼吸道,除此之外,還能利於口腔內的分泌物或嘔吐物從口腔排出,降低異物進入呼吸道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