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在日本的投資(1 / 2)

在木棉社的手工作坊中參觀了幾台若瓜德後,胡楚元心中大致已經清楚。

他和木村浩司問道:“日本現在有沒有能力將這種機器進行本地化的生產?”

木村浩司搖了搖頭,道:“也不是完全不可以,而是它的產銷量很低,願意做的企業沒有產鋼能力,有能力做的企業不願意浪費時間。就算是我們自己生產,似乎也不會比法國人的價格低多少。”

這意味著,日本的鋼鐵工業也很困難,至少在技術層麵上並沒有質的變化!

胡楚元默默點頭,和木村浩司又繼續詢問著各種規格若瓜德的價格,以及一個數量工所需要的培訓時間。

邊問邊走,胡楚元意外的又看到幾台木質的若瓜德,相比法國原產的機械,這些木機械要縮小了一些,大概是因為木機械的強度不夠。

他大略的數了一下,發現是200孔左右的規格,就和木村浩司問道:“這是你們自己仿製的嗎?”

木村浩司道:“是的,我們請了京都的木匠進行仿製,因為我們沒有鐵,隻能用木料來仿製。這個仿造機雖然簡陋,卻已經花了我們一年多的努力才製作出來。目前來說,200孔的木機規格算是最高了,還有很多機械上的故障和毛病。”

胡楚元和他問道:“這種200孔的木機有實際價值嗎?”

木村浩司道:“沒有多少意義,在織絲的工藝上,200孔的木機還不如空引機,隻是效率比較高。我們目前主要用它來培訓新的織工。”

胡楚元繼續在心裏推敲了一番,道:“走,去看看你們的繅絲廠和染絲廠!”

西陣物產會社的繅絲廠和染絲廠就開設在附近,是由京都府借錢給會社購買的,可由於新的工藝遲遲無法掌握和推廣,這筆錢一直都不能歸還。

設備倒是很好,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多數量工,還有幾個從法國學習回來的技工。

日本目前已經開設了好幾家繅絲廠,但主要都集中在東京,京都一帶則隻有這一家,還欠著政府的債務。

胡楚元順道和木村浩司算過,買下繅絲廠和染絲廠大約需要四萬日元,其實並不算貴,畢竟它們的規模都不大,雇工加起來也不過五十個人。

對西陣物產會社來說,胡楚元所預計的二十萬日元簡直是筆超級巨款。

想一想,三菱商會在幾年前剛開始起步的時候也不過就是三條舊船,現在卻已經是日本最龐大的海運公司,擁有幾百條船。

胡楚元就覺得,眼下這個小廠完全可以做大。

他大概的估算了一下,以增加一百台600孔、一百台1200孔的若瓜德來計算,大體需要3萬美元,買下兩個小廠又要4萬日元。

6萬洋圓。

不算很多。

胡楚元並沒有立刻說出自己的決定,而是和潘容一起先去中村浩司家裏。

大約是這些年真花了不少錢投資到西陣會社,中村浩司的家宅雖然更為大氣,裏麵的布置和裝飾卻不如潘容家裏那麼精致。

胡楚元剛一坐下來,中村浩司就將一件細長方形的黑色漆盒捧上來,送給胡楚元道:“上次見麵太過草率,未能準備禮物,深感歉意,這是家祖在德川家族效力時所蒙賜的名刀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希望您能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