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重歸平靜(1 / 2)

凶案發生了半月之後,望月樓又恢複了往日的喧囂與熱鬧。

拆封條的那天,崇仁坊來了很多人,大家都圍在望月樓門前,經此一案,望月樓非但沒有受到影響,反倒是因為長安城人人皆有的八卦之心而變得更加出名。尤其是老板娘放出話來,為慶祝酒樓重新開張,拆封當日的酒菜全部免費,除此之外,還有望月十二仙的表演,這樣一來,望月樓門前更是車馬喧喧,被人潮圍得水泄不通。

劉虞也擠在了這些人潮之中,踏進酒樓的一瞬間,他的心情還有點小小的激動,環顧四周,這望月樓還真是和王老板所說的一樣,布局精巧,裝飾典雅,大廳寬敞而明亮,十幾根大柱子穿堂而立,柱子之下是柔軟的軟榻,幾人圍坐在一起,吃酒笑談,端菜送酒的侍女小廝穿梭其間,麵帶笑容,而大堂中間則是一方圓形的高台,台麵平整,有近十丈之寬,上麵有十二個妙齡女子,擺弄絲竹,唱和清歌,揮展舞袖。

“郎君可是一人而來?有沒有什麼喜歡的位置,可以坐下來慢慢欣賞。”碧煙此時已經忙得快要瘋了,但看到獨自一人立於庭中的劉虞時,還是快步走了上去,柔聲詢問著。

劉虞正沉浸在悅耳的絲竹聲中,耳邊突然傳來輕柔的女聲,他回頭一看,是個年紀並不大的姑娘,他並不太習慣這樣殷勤的招呼,尤其還是麵對這樣一個長相清麗的姑娘,他的臉紅了紅,有點慌亂的應道:“我…我一人而已,坐哪裏都可以。”

“看郎君的樣子,應該很喜歡台上的樂舞。”碧煙笑了笑,轉身帶他來到裏高台並不算遠的一根柱子旁。

“這裏雖然不是離樂台最近的地方,但觀舞的角度很好,郎君先請入座,稍後會有人端上酒菜。”

“勞駕姑娘了。”劉虞很感激這姑娘的熱心,讓第一次來到望月樓的他並沒有感覺太過局促。

碧煙微笑著搖了搖頭,轉身準備離開去招呼下一桌的客人。

“姑娘稍留步。”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有點猶豫的叫住了碧煙,“久聞望月樓老板娘嫻雅修慧,今日來此好像並未見佳人芳蹤。”

碧煙無奈的歎了口氣,她已經數不清這是第幾人問她這個問題了,即便如此,她還是回頭,微笑著答道:“阿姊今日要接待幾位貴客,就由我們先招待各位了。”

三樓的清商閣已經重新開始接待客人了,雖然發生過一件不愉快甚至有些可怕的事情,但當時消息封鎖的很好,人們隻知道這裏發生了命案,但具體是什麼人,發生在哪間房裏就是很清楚了。

此時的房內四人,三男一女,正相對端坐於榻上,談笑對飲。

“月華先敬三位一杯,望月樓能重新開張,多虧明大人勘破此案。”說罷,女子又對坐於旁邊的另外兩人說道:“當然也要多謝二位英雄的保護之恩。”

說話之人正是月華,她今日宴請明珪和曾保護過她的兩個暗衛,一來是為答謝明珪為她洗脫嫌疑,使望月樓重新開張,二來,她也想知道這件案子的最終結果如何,涉及到這案子的關鍵人物中,淩音身死,盛錦在得知柳宿名死後現在也變得神情恍惚,畢竟都是舊識,月華也隻是想就此了結,求得心安,她專門選擇在這間清商閣設宴,也正是此用意,希望今日之後,一切都可以好起來。

“月娘客氣,應該是明某要感謝月娘在這過程中的傾力相助。”明珪微笑著端起酒碗,他說的並不過分,這件案子中,月華確實出了不少力,甚至他都有一點遺憾,如若月華不是還需要經營這樣一間酒樓,他都想引薦她進入大理寺,在這個時代,女子做官並非太過離奇的事情,更何況以月華的資質,遠比大理寺中那些庸碌之人要強得多。

月華聞言,端起酒碗一飲而盡,幹脆卻並不顯得粗魯,她拿帕子試過嘴角,準備直接問自己最關心的事情。

“其實今日邀大人前來,還有一事想問,這案子最終是如何結案的?那枚龜符到底找到沒有?”說罷,她又馬上補了一句,“若是大人不方便說也無妨,月華隻是好奇,並無其他意思。”

明珪並沒有馬上回答,月華的心裏有一些忐忑,她知道自己這樣問確實有些不妥,而且,她看了看旁邊一直沉默的另外二人,當時她專門強調要邀請阿訥、阿敏這兩兄弟,更多是為了避嫌,大周民風開放,但他們二人畢竟都是未婚男女,就這樣獨處一室並不明智,不過現在看起來,明珪極有可能因為人多而選擇沉默了。

“沒有什麼不方便的,月娘被這案子所累,理應知道結果。”正當月華以為明珪不會說,想著如何換話題的時候,他突然出了聲。

“先說龜牌,已經找到了,就在平康坊的襖祠之內。”

“淩音與柳宿名初見的地方?”

“就是那裏,淩音帕子上那首詩,不僅隱藏了柳宿名的名字,也暗含了龜牌所在之處。詩中所寫的是春景,但他們二人相識於重陽,並不曾一起度過春天,所以春景隻是一種暗喻,其實應該是指秋天,他們初見的時候,而且從淩音的角度來講,祆祠對她有特殊的意義,所以我想如果她要藏龜牌的話,隻能是在那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