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2)

柔弱章第二十八

老子曰:天下柔弱莫過於一氣,氣莫柔弱於道。

劉曰:氣雖柔弱,聚散有時,道之為物,無時而積,

道之所以柔弱者,包裹天地,貫穿萬物。

韋曰:天地在空玄之內,夫空玄之空,不能空道,故包裹天地焉。金石堅剛,不能障道,故貫穿萬物焉。劉曰:若非柔弱,豈能包裹貫穿哉。

夫柔之生剛,弱之生強,而天下莫能知其根本所以從生者乎。

韋曰:柔弱者,道與氣也,剛強者,天地與萬物也。根本,即自然之道也。劉曰:剛強之質,從柔弱而生之,物各有之,不知其本,所謂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是故有以無為母,無以虛為母,虛以道為母。自然者,道之根本也。

李曰:幾物有形,叉自無生,故以無為母。元無所有,以有有故,遂乃有無,無本空虛,起無見者,從虛而來,故以虛為母。虛既空矣,何能運\\行通而不壅,又由於道,故以道為母。道者,非無非有,非實非虛,不來不去,不始不終,非物使之,非人所造,不知所以,號日自然。道既自然而來,自然即是道之根本。此名無能生有,次第互生,欲結前能行柔弱,則以生剛強也。劉曰:階淺\\以至深至妙,莫知所由,故日自然者也。

民之章第二十九

老子曰:民之所以輕命早終者,民自令之耳。非天地毀,鬼神害。

韋曰:天地之大者,生也,豈無故毀人命哉?以道往天下,其鬼不神,亦安得害我命哉!

以其有知,以其形動故也。

韋曰:用智逐欲,勞動其身,形廢神竭,故中道夭而不終也。劉曰:智生形動,逐欲取敗,自貽伊歲,鬼神何為。

是故無有生有,無形生形,何屍於成事而敗之乎!

徐曰:人未生時,本無有身,雜於恍惚之問,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不能清淨無為,養神守身,使長生久視,況復生養失理,動為罪咎,敗其成身善事,致喪命早終乎。劉曰:心本無為,情欲斯起,神體無象,形色乃生,無象無為,尚生形欲,成事取敗,詛足怪哉。

人欲長久,斷情去欲,心意以索,命為反歸之。

李曰;縱欲傷身,斷情益壽,絕有為之想,內外都盡,心意以索也,年非外情,命在己身,故日反歸之。

形神合同,固能長久。

劉曰:夫欲保命長久,不令早終者,當須除情去欲,心意都盡,命自歸之,更無他衛。索,盡也,謂俱無欲也。李曰:魂離於人則身死,神將形合則命長也。

天下章第三十

老子曰:人雖在天下,令意莫在天下;人雖在國,令意莫在國;人雖在鄉,令意莫在鄉;人雖在家,令意莫在家;神雖在身,令神莫在身,是謂道人。

韋曰:所在皆忘,故能所在皆存。劉曰:涉遠之賓,誰留迎旅,趣真之士,孰顧形體,形骸尚忘,況乎家國,猶棄人天何為。

意微章第三十一

老子曰:患生不意。

沖曰:夫富貴之人,自謂歡樂無憂,不意二字者,反為我身累患也。

禍生絲微。

絲,李劉本作私。李曰:息以累身,禍為破滅,意不以為息,而息已來,私不以為禍,而禍自至。人知在生實畏禍息,終日戒懼,仍慮橫來,況公然行惡,如何可免,是以君子慎微,為之於未有也。沖曰:絲,別本作私,誤也。不畏絲微之惡,致生綸著之禍,故曰小罪不積,則大罪不成。是以經言:民不畏威,則大畏至矣。

善生於惡。

劉曰:喪命之由,為責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