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台前幕後(2 / 3)

成都西麵的狀元坊內,有一座占地四十畝的大宅,這是南唐兵部尚書令狐飛的宅子,門口站著幾名家丁,兩盞磨盤大的死氣燈籠掛在大門下,燈光照亮了門口。

這時,一名騎馬之人飛馳而至,他翻身下馬,牽著馬走到令狐飛的大宅前,立刻有家丁喝道:“這裏是私家重地,不準靠近!”

騎馬之人取出一封信,遞給一名家丁道:“我是從長安而來,這封信給你家主人,事關重大,關係到你們老爺的腦袋,你們要立即轉送!”

家丁愣住了,“您是.....”

“你們不要多問,快去送信!”

他翻身上馬,催馬便走,很快便消失在黑夜之中,家丁望著他遠去,他們不敢怠慢,立刻跑回府送信去了。

不多時,令狐宅的側門大開,一輛馬車從府中衝出,上了大街便飛速疾駛,數十名騎馬帶刀家丁護衛在馬車周圍,馬車內很昏暗,沒有點燈,隻是路邊偶然一戶人家的光線映入車廂,顯露出了令狐飛那張削瘦的驢臉。

令狐飛今年隻有四十五歲,十幾年前他還是窮困潦倒的書生,他考中了明經科,卻因相貌醜陋和家境貧寒而被吏部刷掉,無以為生,最後不得不去私塾教孩童讀書來換取一點點糊口之米,最後由於他教書的主人是蜀中大富翁鮮於仲通的朋友,被推薦給了鮮於仲通做文書西席,兩年後,又因為他善於謀略而被鮮於仲通推薦給了當時因楊慎矜一案而被貶為縣令的楊國忠,成為他的幕僚。

正在令狐飛的策劃下,楊國忠一步步高升,最後成為了大唐的右相國,掌天下大權,令狐飛本人也因此升官為兵部侍郎。

但最後,令狐飛舍棄了楊國忠,而攀上了李亨這棵更加粗壯的大樹,現在他已經是南唐的兵部尚書,成為李亨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令狐飛確實有一點本事,擅長於謀略策劃,但他人品卻不被人看好,有不少人都在背後指他見利忘義,確實也如此,當初楊國忠對他恩重如山,但他為了自己的前途,卻在楊國忠最倒黴之時,毫不猶豫地舍棄了楊國忠,美其名曰:鳥擇良木而棲。

令狐飛其實是個實用主義者,他所做的一切決定都是從務實考慮,而且他的眼光高人一等,楊貴妃被廢,他便知道楊家的興旺到頭了,楊國忠雖然一時還未倒台,隻是因為李隆基還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替代人選,果然,李琬案事發後,李隆基便毫不猶豫地舉起屠刀,將楊家子弟殺得幹幹淨淨,連楊國忠後來的幕僚劉晟也一同被殺,如果他令狐飛還在楊國忠身邊,也難逃一死。

他投靠李亨時,李亨剛出任北唐監國,令狐飛當時便意識到,李亨將來必有發展,果然,李亨最後在南唐登基,終成帝王,他令狐飛也水漲船高,成為南唐第三號人物,僅次於王珙和崔圓。

馬車內,令狐飛歎了一口氣,他又取出了剛剛得到的那封信,信中裏裏外外都沒有一個字,隻是在空白信紙上蓋了一個鮮紅的大印:趙王印。

盡管無字,但令狐飛卻心知肚明,其實不僅令狐飛會明白,在官場打滾多年的老政客們都會明白,這封無字信就像李慶安的一個眼色,怎樣去揣度高位者的心思,這便是官場的密碼。

要想悟懂上位者的所思所想,關鍵是要知道上位者最近在關注什麼事?他對此事的態度是什麼?他會從哪個角度去解決這件事?

把這三個前提了解透徹,那就不難揣度高位者的心思了,比如康熙的寵臣高士奇,他就常年準備一袋金瓜子,每次上朝,小太監們便蜂擁而至,告訴他皇上最近在看什麼書?為什麼事情煩惱,高士奇就用金瓜子獎勵報料太監,然後他再回去仔細研讀,等康熙召見他對策時,他便能對答如流,解開康熙的困惑,時間一長,他不想受寵都難。

對此時的令狐飛也是這樣,盡管李慶安不寫一個字,但令狐飛卻心知肚明,李慶安是為高仙芝之事找他,當然不是求他,而是給他一個機會,他令狐飛願不願意抓住這個機會,就看他自己了。

李慶安這封信可謂擊中了令狐飛的要害,他看透了令狐飛務實的本性,但他的做法又很高明,如果李慶安真寫一封實信明確要求令狐飛配合他救高仙芝,令狐飛倒未必肯了,因為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楊國忠血淋淋的教訓就擺在那裏呢!

所以無字之信最為隱晦,令狐飛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就算他做了,李慶安也不能拿這件事要挾他,雙方都心知肚明,這其實就是一錘子買賣,賣家是李慶安,他所得到的價款是高仙芝獲釋,而買家是令狐飛,他買將來有一天李慶安會饒他一命,而令狐飛非買不可的理由就是: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馬車在南明宮前停下,令狐飛取出一麵金牌一晃,這是可以隨時入宮的金牌,羽林軍不敢攔他,讓令狐飛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