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會計並非是簡單的記賬。會計不單單是記賬那麼簡單,公司報稅需要會計,稅的種類就有很多的,還有企業年審也需要會計去做,記賬不單是自己看懂就可以了,關鍵還要相關政府部門看懂!實質上,會計人員是企業的管理人員,有比較係統的理論知識,是可以參與決策,為企業的發展盡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會計工作包括很多方麵:
(1)賬務處理工作。
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分類賬與總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一係列的賬務處理工作。
(2)財務管理工作。
企業資產、負債分析、企業穩定性與風險分析、企業資金流分析、企業成本與費用分析、企業投資管理分析、企業生產與經營資金管理等工作、企業之間並購等財務工作。
(3)涉稅會計工作。
企業涉稅會計賬務處理、涉稅項目風險評估與實施、企業稅務風險分析、納稅申報工作、企業涉稅行政與司法事務辦理等工作。
(4)企業審計工作。
外部企業財務審計、企業內部財務審計。
會計工作的基本流程,就是會計人員在會計期間內,按照國家規定的會計製度,運用一定的會計方法,遵循一定的會計步驟對經濟數據進行記錄、計算、彙總、報告,從編製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到形成財務報表的過程。通常,將這種依次發生、周而複始的以記錄為主的會計處理過程稱之為會計循環。具體來說,按照以下幾個步驟循環進行。
(1)初始建賬。
建賬就是根據企業具體行業要求和將來可能發生的會計業務情況,購置所需要的賬簿,然後根據企業日常發生的業務情況和會計處理程序登記賬簿。
(2)會計事項分析。
包括經濟業務分析、原始憑證審核等工作。
(3)編製會計憑證。
即對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確認和計量,並根據其結果,運用複式記賬法編製會計分錄,填寫會計憑證。
(4)登記有關賬簿。
即根據會計憑證分別登記有關的日記賬、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並結出發生額和餘額。
(5)編製試算平衡表。
即根據總分類賬試算平衡表和明細分類賬試算平衡表,檢查記賬有無錯誤。
(6)期末調賬和編製工作底稿。
期末結賬前,按照權責發生製原則,確定本期的應得收入和應負擔的費用,並據以對賬簿記錄的有關賬項做出必要調整,編製調賬分錄和試算平衡表,並結合分類賬和日記賬的會計數據,據以編製工作底稿,以方便下一步對賬和結賬工作,並為最後編製報表提供便利。
(7)對賬和結賬。
對賬是為確保賬簿記錄的正確,完整真實,在有關經濟業務入賬以後,進行的對賬工作,主要有賬賬相對、賬證相對和賬實相對。
結賬即結清賬目,在把一定時期所發生的經濟業務全部登記入賬後,將各種賬簿記錄的經濟業務結算清楚,結出本期發生額合計和期末餘額,或將餘額結轉下期,以便編製財務報表,分清上下期會計記錄和分期繼續核算。
(8)編製和報送財務報告。
根據賬簿記錄編製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告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