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生】6(1 / 2)

曹戩沒想到,有人的地方會比沒人的山林還要難以生存。

原以為,到了有人聚集居住的地方,隻要手腳健全努力幹活,就不必再風餐露宿,孩子的吃食也能有保障。

一入城,隨處可見的流民與乞丐便讓他產生不好的預感。偌大的整個臨江縣一天轉悠下來,竟沒有一處店鋪招人。等他厚臉皮登門問人要不要招工,翻白眼攆他走還是好的,有人甚至還用水潑用掃帚趕。

其中一戶商鋪的掌櫃一句罵語道破天機:“上門當小工的比買東西的還多,滿街流民要是個個都收容,我這幹脆不做生意開家慈善堂得了!”

晚上,曹戩便與其他流民一道擠在一處兩邊都是高牆的弄堂裏,這處尚能擋風,若下雨,隻能另投他處。天黑時蚊子多,曹戩寧願自己被咬得一身包也脫下衣服把孩子蓋得嚴實,他這樣抱著孩子四處奔波的人並不鮮見。在弄堂處休息的便有四五個拖家帶口逃難的流民。

每個人臉上都是茫然、疲憊與憔悴。大人的低語歎息,孩子的抽泣啼哭聲在這個狹長的巷子裏時起彼伏,凝結於這個小小的空間,怎麽也散不出去。

在這樣一個地方,曹戩怎麽也睡不著,便與另一個也睡不著的人搭起話來。

對方來自何處,為何來此地,此時都還有誰在身邊?聊著聊著,一聲歎息又不知是自何人嘴中逸出。

連年的災荒,繁重得喘不氣的苛捐雜稅,是造成流民四處逃散的主要原因。其實,這處還算少的,一些地方,因為流民湧入過多引起混亂造成當地百姓恐慌,當地官府便把流民趕出城外,禁止進入,若非有城中居民出來認親領人,在城外便是餓死病死都沒人管。

現在,能在這裏,留一條性命,已是好的。在重災地,匪黨縱橫,餓殍載道,疾病襲略,堪稱人間地獄。

曹戩忍不住問:“朝廷不管嗎?”

“朝廷?”不知是誰,在漆黑的夜裏發出一聲冷笑,“當今天子整日沈溺於溫柔鄉中不問政事,你還指望底下的人幹活?不盤剝百姓就燒高香了!”

又有一人於夜中嗤嗤地笑,沙啞無力的聲音透露此人的疲憊虛弱,“看看這高牆,可知這一牆之隔的是哪戶人家?劉家!這臨江縣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聽說和京城裏的某個一品高官是親戚,前段時日你們沒來前,劉家老爺大壽,滿桌酒肉的宴席擺了整整三十桌,吃了兩天一夜!”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更遠些,一人突然喊出一句,眾人霎時緘默,一時間,狹長的巷子,無一人語。

曹戩把身上的所有吃食都留給孩子,自己去井邊打水充饑,第二日仍帶著一份希冀去尋份工作。最後是中午時分,坐在牆根處,饑餓且茫然地望著街上人來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