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做最高效的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裏,人的精神比較興奮,做事效率很高,因而這個時間段中適合安排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每天開始工作前,不要急著去做事情,而是查看一下當天的計劃安排,選出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最高效的時間段裏處理。
摸清最高效的時間段
根據80/20法則,20%的最佳工作時間裏我們可以創造出80%的成果。在華為,每一位管理者和基層員工都會留心自己一天中的最佳工作時間,將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的工作時間裏處理,而把一些較簡單的事情安排在其他時間裏處理。但是,他們是如何找出自己最有效的工作時間的呢?
把時間分段使用
將時間劃分為段落,形成計劃表,這樣才好對時間進行支配,否則,便無法掌握時間。學生遵照鈴聲提示來上課、下課,其實就是對時間的分段使用。這種方式使學生在每個時間段都按照既定計劃開始或結束學習任務。華為的管理者和員工借鑒這種分段方法,根據個人在一天的工作效率情況,在各個時間段安排適宜的工作任務類型,讓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
注意勞逸結合
長時間連續不斷地工作,並不代表著有效利用時間,恰恰相反,工作時間過長,人的精力會逐漸減退,身體疲勞,易出現厭煩、緊張的情況,因而出現失誤的頻率增加。因此,華為鼓勵員工進行有益的休息,並專門設立了員工活動室、休息室供員工休息。當然,也有部分不願放下工作任務的員工,他們會通過改做其他不需要耗費過多精力的事(如抄寫文稿、整理文件資料等)來給自己解壓、放鬆。
這種勞逸結合法保證了管理者和員工們在各個時間段表現出自己的正常水平,不會因上一階段的疲勞狀態而影響到下一階段的工作效率,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對工作效率狀況的判定較為準確。
科學安排每天的工作時間
每個人精力最旺盛的時間,因個人的心理素質、生活習慣及職業等不同而不同。有人早晨頭腦清醒、精力最充沛,有人夜間才思敏捷、能動性最高,科研人員喜歡清晨開始科研工作,管理者好在深夜思考管理方法……
任正非習慣於早上6點鍾起床,他說在早晨散步時,他的思路最清晰,並且可以借助鍛煉身體的時間,將一天的工作計劃過一遍。
何時是自己的最有效的時間,需要自己在每天的工作中細心感受。如果發現某個時間段裏自己經理最旺盛,工作處理效果最佳,那麼這段時間就是自己最高效的時間。
靈活分解時間段
說起分解時間段,有人認為隻需為每項工作任務估算好完成時間,再按照每項任務的完成情況分解時間段即可。其實,時間分解也需掌握科學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讓我們充分利用時間,更會幫我們節省更多時間。在華為,管理者與員工們會通過3個標準來分解時間段。
將目標一致的工作任務放進一個時間段
對於具有目標一致性的工作任務,將之安排其在同一時間段內完成。然後,根據每類任務目標達成的難易度,安排具體的執行時間長度。通過這種方式將整塊工作時間加以分解。其中第一項和第二項合並在同一時間段內完成,因為同屬整理工作類型;而第五項和第六項同屬於彙報類工作,也可以將之安排在同一時間段內開展。這種任務合並的方式可以減少任務適應的時間,合並處理的第二項任務的實際處理時間通常會縮短。
根據目標完成過程進行任務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