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風清雲淡 (7)(1 / 3)

溈山靈祐禪師斬釘截鐵的說:“我不能告訴你,因為我告訴你答案的話,那仍然是我的東西,和你不相幹,我告訴了你,你將來會後悔,甚至會埋怨我的。” 智閑禪師一看師兄不指示他,傷心地把所有經典燒毀,從此就到南陽自崖山去看守慧忠國師的墳墓,晝夜六時如啞吧吞含火珠地思考這個疑團,有一天在田園除草,忽然鋤頭碰到石頭,咯嗒一聲,頓然身心脫落,而大徹大悟,於是沐浴焚香,對著溈山遙拜著說:“和尚您實在大慈悲了,假如當初您告訴了我,我就沒有今日的喜悅了!”

禪的悟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是要我們去心領神會的。

黃檗禪師自幼便出家為僧,有一次他遊天台山時,碰到一個舉止奇怪的同參,兩人談笑,一如故人。當他們走到一條小溪前麵時,正好溪水暴漲,那個同參叫黃檗一起渡河,黃檗便說道:“老兄,溪水這麼深,能渡過去嗎?”

那個同參便提高褲腳過河,好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樣自然,他邊走邊回過頭來說:“來呀!來呀!”

黃檗便叫道:“嘿!你這小乘自了漢,如果我早知你如此(早知你是有神通的小乘人)便把你的腳跟砍斷。”

那同參被他罵聲所感動,歎道:“你真是位大乘的法器,實在說,我不如你啊!”說著,便消失了。

無德禪師一向在行腳,一天來到佛光禪師處,佛光禪師對他說:“你是一位很有名的禪者,可惜為什麼不找一個地方隱居呢?”

無德禪師無可奈何的答道:“究竟哪裏才是我的隱居之處呢?”

佛光禪師道:“你雖然是一位很好的長老禪師,可是卻連隱居之處都不知道。”

無德禪師說:“我騎了三十年馬,不料今天竟被驢子摔下來。”

無德禪師在佛光禪師處住下來,一天,有一學僧問道:“離開佛教義學,請禪師幫我抉擇一下。”

無德禪師告訴他道:“如果是那樣的人就可以了。”

學僧剛要禮拜,無德禪師說:“你問得很好,你問得很好。”

學僧道:“我本想請教禪師,可是……”

無德禪師道:“我今天不回答”。

學僧問:“幹淨得一塵不染時又如何呢?”

無德禪師答道:“我這個地方不留那種客人。”

學僧問:“什麼是禪師您的家風?”

無德禪師說:“我不告訴你。”

學僧不滿的責問說:“您為什麼不告訴我呢?”

無德禪師也就不客氣的答道:“這就是我的家風。”

學僧更是認真的責問道:“您的家風就是沒有一句話嗎?”

無德禪師說:“打坐!”

學僧更頂撞道:“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著嗎?”

無德禪師拿出一個銅錢給學僧。

學僧終於省悟。

無德禪師再見佛光禪師時報告說道:“當行腳的時候行腳,當隱居的時候隱居,我現在已找到隱居的地方!”

自古以來的禪僧,有的行腳雲水,有的陸沉隱居,有的躲藏盛名之累,入山惟恐不深,有的接待十方,等待有緣的傳燈之人。究竟怎麼做才是禪僧真正的生活行止呢?正如無德禪師說:“當行腳的時候行腳,當隱藏的時候隱藏。” 世間法中,本來就是在平等法中示有差別。有人用“茶、泡茶、泡好茶;坐、請坐、請上坐”的話嘲諷寺院知客的勢利,其實並非勢利,實則此乃正常人情之禮。

趙州城的趙王特地地拜訪趙州從諗禪師,這時趙州從諗禪師正在床上休息,他躺著對來訪者說道:“大王!我現在已老邁,雖然你專程來看我,但我實在無力下床接待你,請別見怪。”

趙王非但不見怪,反而對從諗禪師更加尊重。第二天趙王派遣一位將軍送禮給他,從諗禪師一聽卻馬上下床到門外相迎。事後弟子們不解,就問從諗禪師道:“前天趙王來時,你不下床,這次趙王的部下來時,你為什麼反而下床到門外相迎呢?”

從諗禪師解釋道:“你們有所不知,我的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分別,第一的上等人來時,我在床上用本來麵目接待他;第二等的中等人來時,我下床到客堂裏用禮貌接待他;第三等人來時,我用世俗的應酬到前門去迎接他。”

若從諗禪師的待客之道,從禪心中示觀不同於世俗的知見,就是高人一等了。吾人做人處世,俗諦乎?真諦乎?真俗雙融乎?望有心者一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