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適:《四十自述》
(2)胡適:《藏暉室劄記》(胡適留學日記)
(3)胡適:《胡適文存》
(4)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編:《胡適的日記》
(5)胡適紀念館編:《胡適手稿》(台灣版)
(6)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編:《胡適來往書信選》
(7)石原皋:《閑話胡適》
(8)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灣版)
(9)胡頌平:《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台灣版)
(10)唐德剛:《胡適口述自傳》(台灣版)
(11)“胡適存件”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12)曹伯言、季維龍編:《胡適年譜》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13)耿雲誌編:《胡適年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14)顏振吾編:《胡適研究叢錄》三聯書店出版
後記
拙著《胡適傳》(約5萬字)1986年8月在《中國現代教育家傳》第十輯刊出後,蒙社會各界不棄,同年10月《光明日報》又進行了二十八天的連載。緊接著湖南人民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了約8萬字的單行本,但由於印數較少,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之後,人民出版社的喬還田同誌來找我,希望我能寫出一部較為全麵、翔實、30餘萬字的《胡適傳》,問我意下如何。勉為其難,當時答應下來了。
之後,我暫且放下手裏的一些研究工作,而轉向於《胡適傳》的寫作。這期間,大約花了半年的時間,翻閱了胡適當年留下的全部檔案資料,然後又到過他的家鄉安徽績溪上莊村,收集資料,走訪了他家在世的親友和故舊。在這基礎上,又再次閱讀胡適的著作及有關的書籍和論文,進行寫作。這中間曾先後訪問過傳主的親朋故舊及學生,如:梁漱溟、周穀城、陳翰笙、江澤涵、蔣守方、賀麟、羅爾綱、胡厚宣、楊向奎、鄧廣銘、高景成等先生。承他們從不同角度,給我提供了許多從書本上找不到的資料,對我寫作有很大的幫助,謹在此表示衷心謝意。
是書出版後,受到海內外讀者之歡迎,於是出版社又先後加印過三次,並出了精裝本,以資紀念。
不料事過十六年之後,時逢盛世,有關方麵提出要紀念新文化運動九十周年,決定出版一套當年參加過上述運動的文化名人學者的傳記,以資紀念和表彰他們的曆史功績。於是,有主其事者來征求我的意見,宣稱他們準備將我過去寫的《胡嶼傳》一書,列入計劃統一出版,問我有何意見?聽其來意,我感到很震驚!這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舉措,不容推遲,欣然表示同意,不過時間緊急,沒有來得及重新審訂,補充其內容,深感遺憾!書中若有不是之處,還望讀者多加批評指正為荷。
白吉庵
2009年4月10日
北京東廠胡同一號近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