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是戴高樂專門前來迎接,杜勒斯就知道這一趟法國之行不會輕鬆,所以從後來的記者拍攝的照片來看,這位國務卿同戴高樂握手的時候眉宇間能見到一絲憂慮和嚴肅。
和杜勒斯的猜想差不多,雖然正式會談中戴高樂並沒有馬上出麵,而是由法國總理跟他談,但是這場談話幾乎是毫無建樹,法國人的態度十分堅決,不同意取消對部分美國商品的禁止令,也不同意中止同蘇聯的合作。
雙方來來回回扯皮了N個回合之後,杜勒斯終於煩了,他要求同戴高樂直接進行會談,並給出了最後通牒:“如果法國政府無意解決實際問題,也並不在乎同美國的友誼,那麼美國政府也不想浪費時間。”
說實話,這已經是杜勒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他必須讓法國人看到美國的真實態度,必須迫使法國放棄那些美國不可接受的外交政策。隻不過讓杜勒斯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番表態很快就被法國外交部的“不稱職”的翻譯捅了出去,頓時法國輿論界就開鍋了。
前麵說過,戴高樂的對美國和對盟國策略是讓一部分法國人不高興的,這一部分法國人是親盟國和親美國的,對於共產主義的蘇聯是發自內心的厭惡。但是戴高樂放下身段的迎接讓他們比較滿意,讓這一部分法國人認為總統還是很尊重民意尊重美國的。
而現在杜勒斯這番霸道的言論一出來,再加上法國有關部門的成心引導,很快就讓這一批原本親美的法國人感到十分憤怒了,這一批人雖然因為意識形態親美,但是本質來說還是熱愛自己的祖國的,如果自己的祖國已經將該做的都做到位了,而美國人還咄咄逼人,那他們就會認為有錯的是美國了。
杜勒斯的私下裏的最後通牒激起了全法國的憤怒,不少激進的法國人甚至打出標語要求趕走杜勒斯立刻退出北約,這在幾年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而杜勒斯知道自己被坑了,不用說,這肯定是戴高樂的授意,否則區區一個小翻譯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泄露外交秘密。但是杜勒斯又被坑得一點辦法都沒有,雖然法國人做得不地道,可他還就是說了這番話,而且不得不說這番話,如果讓他重來一次,他依然會下一個類似的最後通牒。
像杜勒斯這種老油條在外交領域可不會手軟,所以哪怕是法國輿論一邊倒的喊打喊殺他也是不為所動,既然法國人不要臉,那他也可以不要臉,誰怕誰啊!
所以在同戴高樂的會談中他也是相當的強硬,幾乎是明擺著威脅戴高樂:“如果法國政府不結束一意孤行,將很快被孤立,美國政府將盡一切可能維護盟國的共同利益,請總統先生您三思而後行!”
撂下這番話之後,杜勒斯直接就走了,在他看來該說的已經說完了,如果法國人還不知進退,那麼也不需要廢話了。
那麼戴高樂是什麼態度呢?從後來戴高樂的幾個心腹的回憶錄來看,戴高樂顯得很鎮定,對於美國人的威脅不說鎮定至少是有心裏準備的。
就在結束了同杜勒斯不算愉快的會談的當天晚上,戴高樂突然發表了全國講話。這次的全國講話是如此突然,讓眾多的法國人有些措手不及,因為戴高樂的講話很震驚:“很多公民都在關注我們同美國政府之間的談判,這場談判的主要原因按照美國人的說法是因為蘇聯,是的,很多人都會附和這種意見,以為是法國親近蘇聯而引發了這場危機。但是,我要告訴全國人民,事情並不是這樣的。引發這場危機的最根本原因是霸權主義,美國人認為他們是歐洲的救世主,認為他們能夠主導和決定歐洲的一切,我們必須按照美國政府希望的方式去生活,就好像我們是美國的傀儡。因為美國的需要,我們要疏遠蘇聯,要開放我們自己的市場,要讓我們的工人失去寶貴的就業機會。這還僅僅隻是一個開始,美國人為我們準備了一根絞索,如果我們不反抗,他們就會得寸進尺越拉越緊……法國永遠是自由的,我們拒絕被奴役,拒絕被盤剝,拒絕按照美國的方式生活。這才是本次所謂危機的根源,自由的法國人必須向美國的霸權主義說不,因為我們的自由高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