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同誌奇怪,為啥要給英國人那麼大的好處,幾百台發動機訂單由蘇聯消化那多美。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是這個事兒蘇聯其實也不虧。
首先,羅羅的發動機水平比較高,至少比蘇聯國產的那些噴氣式發動機壽命更長油耗更低,采購一點山寨一下開進的技術經驗也是好的。要知道之前因為技術封鎖,蘇聯已經無法拿到英國最先進的發動機了。
其次,按照空客公司的入股協議,該公司的產品肯定是需要打響一個頭炮的,少不得蘇聯就得給訂單,不說多了,采購個一兩百架就是必然的。以中短途噴氣式商業運輸機和客機而言,一架至少需要兩台發動機,再加上備用的兩,這基本上就將羅羅的發動機消耗幹淨了。
你問蘇聯國內的航空市場有這麼大?你別說還真有,因為蘇聯國土廣闊,對空運的需求量其實挺大的。而蘇聯國內的航空公司主要準備采購的不是客運型,而是貨運型。比起蘇聯國內那些可靠性不太好壽命低的噴氣式發動機,恐怕還是采購羅羅的發動機更經濟更靠譜。
也就是說,這筆交易蘇聯也不虧,既可能拿到比較先進的噴氣式發動機技術,還能增強本國的空運能力,何樂而不為呢?而且算上英國人入局之後未來打開了大門的英國以及西歐市場,這筆交易真心是很合算的。
實際上也是如此,1959年,法國航空公司更新換代客機和貨機時,空客就拿到了大單子,雖然法國人依然采購五十架波音的飛機,但更多的一百架的大訂單卻給了空客。
法國人帶頭之後,荷蘭航空公司也采購了三十多架空客的飛機,然後是比利時的二十多架。此外,中東歐也廣泛采購空客的客機。從1955年空客第一架客機下線開始,該公司就根本不缺訂單,進入到六十年到中期之後,因為口碑好,飛機又比波音便宜,空客的市場份額是一天天的增大。哪怕是“頑固”的英國人也開始采購空客的客機了。
其實這也還沒什麼,更重要的是通過空客公司的模式,蘇聯找到了打開西歐市場的鑰匙。很多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也是照貓畫虎,翻牆進入了西歐市場。這直接導致了北約所謂的封鎖和孤立淪為了空談。
而這對於美國來說就絕不是什麼好消息了,實話實說艾森豪威爾相當的惱火。他認為英國人背叛了自己。明明說好了聯合起來扼殺蘇聯,怎麼你丫一眨眼就跟北極熊把酒言歡還成立了什麼空中客車公司來跟俺們美國航空企業搶生意,這是赤果果的捅刀子好不好!
反正艾森豪威爾是強烈的要求丘吉爾給個說法,那麼丘吉爾給了說法嗎?
嘿嘿,以老煙鬼的政治智慧自然不難給出合理的解釋:“並不是英國背棄了英美之間的特殊夥伴關係。英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同美國的特殊友誼,之所以加入空中客車公司,英國政府完全是處於維護英美兩國的共同利益考慮。這個公司是法國向蘇聯投降,以及分化瓦解自由世界的大陰謀。很不幸的是我們的許多盟友並沒能看出這是一個陷阱,天真幼稚的就跳了進去。如果任由其發展,恐怕北約將不複存在。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英國也打入這個聯盟內部,一方麵可以充當內應了解其中的虛實,另一方麵也可以破壞蘇聯和法國的邪惡企圖……”
似乎英國人說得也像那麼回事,看上去英國人是忍辱負重的地下工作者。艾森豪威爾雖然半信半疑,但也不好繼續給丘吉爾施加壓力,畢竟逼太急了,英國人也學習法國的榜樣投敵了怎麼辦?
所以到了最後,艾森豪威爾是將戴高樂恨之入骨,如果沒有這個反骨仔引狼入室,至於讓形勢這麼被動嗎?現在必須給這個反骨仔一個深刻的教訓,這才能夠震懾那些因為法國的背叛而想入非非的家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