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推薦序:從承認我們的錯誤和無知開始(2 / 2)

金融危機的演變過程,也是經濟學家們犯錯誤的記錄。能源安全的迷霧,使得我們看不到未來的方向。氣候變化問題的爭議,表明我們驚人的無知。這三個問題,都反映出現有的經濟學理論存在著致命的缺陷。

經濟學家以為能夠預測金融危機,其實他們不能。市場上的投資者是非理性的。他們一會兒是恐懼的羊群,一會兒是貪婪的狼群。無論是羊群效應還是狼群效應,都會導致市場的急劇波動。市場上的風險是難以完全隔絕的。次級貸款的風險會影響優質貸款的風險。雷曼兄弟破產,會影響貨幣市場上的流動性突然幹涸。希臘和葡萄牙的主權信用被調低,持有其公債的歐美銀行都會遭遇資產縮水。

紐約的一隻蝴蝶閃動翅膀,引起的是一場全球範圍內的風暴。

經濟學家以為市場機製就能解決能源安全,其實他們不懂。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之間相互糾結:一旦化石能源價格上漲,新能源的投資就會變得有利可圖;但是,一旦新能源實現了商業化,化石能源出現了替代品,其價格就會一落千丈。化石能源的投資者預期到這一點,就不會增加投資,但對化石能源的投資不足,就會導致其價格暴漲。和能源問題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地緣政治問題、石油管道運輸、石油海上運輸問題,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又能夠提供什麼答案呢?一旦石油的產量從上山,翻過了所謂的峰值,變成了下山,下山的路會和上山的路一樣嗎?

經濟學家以為按照他們設計的方案去做,就能改變全球變暖的厄運,其實他們連自己都說服不了。全球變暖問題的實質是全球的氣候係統變得日益紊亂。當一個複雜係統變得不穩定的時候,我們能夠指望用一個目標(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就恢複整個係統的平衡嗎?難道全球氣候係統是一台機器,按一個按鈕,就能啟動自動運行程序?按照現有的國際談判,各國不是對各自的行為作出承諾,而是對結果作出承諾,但這些結果隻能在數十年後才能加以度量。這種承諾是可以置信的嗎?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讓我告訴你們,我和本書的作者——我的師弟管清友博士,都是屬於這群經濟學家的。我們提出的問題,自己也不知道答案。金融危機真的已經離我們遠去了嗎?不知道。石油價格會再次漲到147美元甚至更高嗎?有可能,但我們不知道這會在什麼時候。全球氣候變暖之後,上海會成為海下的世界嗎?不知道。電影《後天》裏麵的場景會出現嗎,什麼時候會出現呢?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管清友博士在過去數年孜孜不倦地研究金融危機、能源政策和氣候變化,他是老老實實從零開始的。他如今奉獻給大家的這本書,與其說是老師提供的標準答案,不如說是一個小學生認認真真做的家庭作業。對真理的追求,要從承認我們的錯誤和無知開始。據說,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羅賓遜夫人說過,她學習經濟學是為了不上經濟學家的當。各位讀者朋友,你們閱讀這本書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不上各式各樣的專家們的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