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
山林寂寥,小溪流淌,明月高懸,宛如白晝。
遠處。
一個身穿白衣,肩背書箱的書生正沿著崎嶇的山路踏月走來。
他樣貌俊美,宛如天上謫仙人,腰間一個赤紅色小酒壺,更顯得他氣質脫塵,瀟灑至極。
夜已深,可是他的腳步卻很慢。
他仿佛不是在趕路,而是在欣賞這晚秋的美景。
實際上他已經趕了一天的路,期間隻吃了些幹糧喝了點清水,眼下隻是在尋找一個借宿之地。
“救命啊......”
就在這時。
前方隱約傳來一陣斷斷續續的嬌弱女子求救聲。
他停下了腳步。
女子的求救聲又消失不見。
周遭山林顯得更加寂寥,小溪流水顯得更加清冷,天上圓月也仿佛帶著一絲涼意。
“想來是身體疲乏導致的幻聽,必須盡快找到一個落腳地。”
想到這裏,書生加快了前行的腳步。
約莫又走了半刻鍾,他的額頭已微微滲出細汗。
就在他停下來,用長袖擦拭汗珠時,一座略顯破敗的古廟映入眼簾。
“難道是幻視?”
他細細打量那仿佛憑空出現的古廟。
青磚灰瓦,朱門斑駁,搖搖欲墜的腐朽牌匾上,勉強能認出幾個古文,上書:
“蘭若寺”。
門口的兩尊石獅子已經側翻在地。
一尊獅頭裂開,模樣可怖。
另一尊下半身不知去處,甚是可憐。
朱門縫隙間,隱約有火光和交談聲傳出。
“是山中盜匪還是和我一樣上京趕考的書生?”
“咚咚咚。”
他最終還是決定上前。
裏麵火光依舊,交談聲卻戛然而止。
片刻,見沒人開門,書生便微微一用力,將那廟門推開。
一時間塵埃撲麵,讓他狼狽不堪。
“兩位兄台,打擾了。”
裏麵是一個小院,院後才是真正的廟宇。
兩個和他差不多打扮的書生正一臉警惕的看著他,想來也是前往京城趕考的書生。
一堆篝火在兩人身旁燒得正旺。
“在下李寒山,乃是前往京城趕考的學子。”
兩個書生看清李寒山的樣子,當下也鬆了一口氣。
其中一個膚白體弱,模樣有幾分像女子的書生也行禮道:
“在下寧采臣,和兄台一樣,也是前往京城趕考的學子。”
另外一人則體格健壯許多,樣貌也醜陋許多,獅鼻闊口,他不似寧采臣那般客氣,隻是冷冷說道:
“在下趙俊。”
李寒山感覺這趙俊對自己有幾分莫名的敵意。
當下笑了笑,也不在意,徑直來到了篝火旁,席地而坐。
又解下腰間酒壺,在淺酌一口後,看向寧采臣,道:
“兄台飲酒否?”
寧采臣禮貌的搖了搖頭。
李寒山又望向趙俊,趙俊則是高傲的“哼”了一聲,扭過頭去。
“救命啊......”
女子的求救聲又從門外傳來,隻不過這一次清晰了許多。
三人臉色皆是一變。
很顯然,三人都不是第一次聽見這呼救聲了。
寧采臣原本就白皙的臉顯得更加蒼白了。
“兄台......”
他結結巴巴的,話尚未說完,李寒山便道:
“我也聽見了。”
他望向裏麵黑壓壓的廟宇,又接著說道:
“不如我們將篝火轉移至殿內,這樣安全一點。”
寧采臣苦笑著搖搖頭,道:
“我和趙兄剛進來的時候便進去看過了,裏麵供奉的是歡喜佛,還帶著幾分邪氣,依我看還是這裏最安全。”
李寒山自然知道“歡喜佛”,便也不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