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電機房內的兩架發電機除供給礦區的電車動力外,還擔負著全礦礦工食宿處的飲水供給,以及安源全市電燈的供電。如果發電機停止工作,不僅煤礦萬餘工人無水可飲,安源全市立即就會陷入黑暗,不僅罷工工人無法堅持下去,安源市民的生活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俱樂部決定保留這兩處正常運轉,為談判留下餘地。這在兵法上叫做“圍三缺一”,也叫“窮寇勿迫”,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凡事不可做得太絕。工人罷工目的是要提高待遇,而不是把政府和資本家逼得無路可走,魚死網破對誰都沒有好處。
這一招極為高明。隨著罷工時間的延續,俱樂部不久就放出風去,說鍋爐房的煤就快燒沒了,如果井下再不出煤,鍋爐將不得不停火,發電機就會停轉,全礦機器就會癱瘓,礦井難免被水淹沒,所有產業便難以保住,安源市內的居民生活也不能幸免地受到影響。
時間越拖越對路礦當局不利。罷工工人雖然領不到工資,但合作社事先已經準備了經費和物資,加上其他地方的工人捐款捐物支援,短時間內沒有太大後顧之憂。已經有消息傳出,由於安源的煤供應不上,漢冶萍總公司下屬的煉焦和鋼鐵生產都受到很大影響,總公司已經給安源煤礦施加壓力,要他們盡快妥善解決罷工問題,恢複生產。
路礦當局實在撐不下去了,首先示弱,委托當地商會居中調停,讓俱樂部“先邀工人開工,再慢慢磋商條件”。劉少奇代表工人嚴正回答:“若路礦兩局不派全權代表從磋商條件下手,徒用一句滑稽空言做回話,事實上恐萬不能解決。”礦方沒有辦法,隻好親自出麵,給李立三發了請帖,由路礦代表同他直接談判,並承諾保障李立三的人身安全。
李立三見時機成熟,便從秘密躲藏的地點如約前往。
隻見談判桌上早已擺滿了豐盛的酒菜,旁邊的桌子堆起了一捆捆用紅紙包裹的銀洋。李立三見此情景冷笑一聲,當即提出要想談判,就要把俱樂部代表工人提出的十七條放在桌子上來,而不是這些酒菜和銀元。
礦方隻好撤去銀元和酒菜,拿出條款直接進行談判。礦方提出三項要求,一是保護直井鍋爐房打風機和發電機,二是保護鍋爐房正常運轉,三是維護地方秩序。做到這三條並不困難,鍋爐房和電機房一直都在正常運轉,地方秩序也沒發生任何問題,因此李立三爽快答應,同時重申十七條工人的權益,宣稱“不承認條件無說話之餘地”,並要發出第二次罷工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