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比【破曉者】,【希望號】還有完成啟動,還有最後一個環節-神經交換。
“啟動神經交換。”
“神經交換進行中.......5....4....3....2....1.”
神經交換過程中,陸峰可以通過設備看到兩個駕駛員的神經脈衝圖,這是國家科學院新研發出來的一種技術,通過神經脈衝圖,可以實時觀測兩個駕駛員神經穩定程度變化,如果神經脈衝曲線波動太大,他會在第一時間掐斷兩名駕駛員的神經交換。
不過,王氏兄弟的表現很好,神經交換過程中一直很穩定,直到結束都沒有出現過波動的情況。
隨著神經交換結束,代表著【希望號】已經正式完成了啟動過程,開始真正的試駕。
這一刻,無論是控製室裏,還是廠房內外,都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掌聲。
所有人都盯著廠房中央那個土黃色的巨人,心中充滿了激動。
雖然大家已經經曆了【破曉者】帶來的震撼,但是【希望號】卻有著不同於【破曉者】的意義。
簡單的說,【破曉者】是陸峰的,而【希望號】是國家的,是大家的。
“工程車準備,同時,打開大門。”
接下來,S-15工程車就位,然後緩緩將【希望號】馱著出廠房。
廠房外的有塊百畝大小的場地,就是專門為試駕騰出來的。
但是,即便【希望號】已經完成啟動,陸峰仍然沒有將控製權完全交給駕駛員,隻是交出了一部分,剩下的,則由駕駛室遠程控製。
錢國恩,依然對著大屏幕,繼續解說。
“........兩人三隻腳的遊戲我們都知道很難,但兩個駕駛員要控製兩隻腳走路,那就更難,所以,試駕的第一個難點,就是走路,如果王氏兄弟克服了走路的難關,那麼後麵的試駕不再受到阻礙......”
此時,工程車停在外麵的廣場上,王鵬控製右腿,邁出了第一步。
噗.....巨大的金屬腳掌落地,沒有晃動,很穩。
而後,王越控製左腳跟上,但是這一次,稍稍出現了意外,落腳的時候重心沒掌握好,機甲晃悠一次,差點跌倒,但好在王越及時反應,控製了腳下,才堪堪穩住。
既然有了第一步,那麼王氏兄弟在陸峰的指導下,開始嚐試第二步,第三步。
此時此刻,【希望號】就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搖搖晃晃的繞著廣場走了一圈,越走越熟練,到了最後,王氏兄弟已經能平穩的行走。
但是這個熟練程度,距離跑起來,還是有差距的,這需要後麵駕駛員多多練習。
熟悉了走路,下麵的實驗內容就是用劍。
【希望號】的右臂之中,裝備了一把35米長的鏈劍。所謂的鏈劍,就是利用半米寬,3米長的鏈扣組裝在一起,形成劍鋒的劍,在不適用的時候,鏈劍收縮在機甲的手臂之中,充當手臂的柔性力矩,一旦使用,那麼鏈劍就會從手腕的位置剝離而出,變成長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