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1年5月15日,是個特殊的日子,【希望號】終於完成最後一塊零件的組裝,這也預示著,【希望號】可以進行試駕,如果試駕成功,沒有問題,那麼【希望號】就可以服役於曙光基地。
駕駛員是兩個新人,名叫王鵬和王越的兩兄弟,他們是現階段雙人駕駛員中神經強度以及神經穩定程度綜合最高的兩人,王鵬神經強度784,忘越神經強度795,兩人的神經交換穩定程度,目前維持在59.5%左右。
如果不出意外,【希望號】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可能就是王氏兩兄弟的專屬機甲了。
【希望號】試駕,是國內正式建造機甲中的第一次,所以很多大人物都來參加了試駕儀式。
比如內閣來了三位議長,南粵省的主要領導,曙光基地的幾個負責人,還有國家科學院一大批專家和教授。
再加上國家電視台的記者等等,觀看這次試駕的人數,超過了三百人。
不過,這些人當中,能進入控製室全程參觀的,隻有寥寥數十人,即便是南粵省的一把手,也隻能待在工廠門口,當背景板的角色。
陸峰全麵主持這次試駕活動,而錢國恩充當副手的同時,也為在場眾人科普一些機甲的基本性能等等。
早上8點15分,試駕正式開始。王氏兄弟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穿戴作戰服的同時,陸峰也通過通訊器喊話,讓廠房內非工作人員務必穿戴好防輻射服,同時和機甲保持200米以上的距離。
待到王氏兄弟進入駕駛艙,一切準備就緒後,陸峰下令。
“開始降落!”
哢哢哢......
隨著機械手臂緩緩鬆開,【希望號】的頭顱沿著豎直軌道,從150米的高空,急速下落。
最後一刻,卡入機甲的脖頸之中。
三道卡扣鎖合,機甲身軀連接完成。
“報告情況!”
“一切正常。”
“一切正常。”
陸峰點點頭,作為新人,降落過程中的失重以及碰撞過程的震蕩,就是第一道關卡,畢竟駕駛員負重幾十斤的作戰服,在不熟悉的情況下,還是有可能出現意外的。
不過,王氏兄弟訓練了半年,這點困難還是沒問題的,事實也正是如此。
“準備啟動動力係統。”
\"動力係統啟動中........\"
【希望號】的設計和【破曉者】幾乎一樣,因為當初時間緊急,隻是在【破曉者】的基礎上做了少量的優化,其他主要部分,基本都是抄襲【破曉者】。
陸峰主持試駕的同時,錢國恩就在旁邊充當解說。
“......【希望號】建造過程中有過幾次修改,所以和原設計有一定差異,”
“......身高88.3米,重量9350噸,機甲的頭顱、手臂、腿部、肩膀以及腹部周圍、胸口的防護,都是采用的鈦合金,防護厚度50cm-135cm之間......”
“......機甲的動力,仍然采用渦旋核反應堆,能提供95萬馬力的動力,......”
.......
動力啟動完成,下一步就是神經連接,對於接近800神經強度的王氏兄弟來說,神經連接的過程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