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係大慶和大寨(8)(1 / 2)

隨著全國農業學大寨運動不斷普及和深入,陳永貴的政治地位也在不斷提高。

1973年8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共十大是因林彪集團的崩潰而被迫提前舉行的。林彪死後,六位政治局委員被判定為反黨集團的主要成員,還有一些中央委員被牽連進去。因此,改選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勢在必行。

8月28日,大會選出了195位中央委員和124位候補中央委員,鄧小平、陳雲、譚震林等被打倒過的“大號走資派”的名字赫然出現在中央委員的名單上。

新選出的中央委員們接著開一中全會,選舉政治局委員、常委、主席和副主席。

陳永貴進ru政治局的過程說起來似乎很簡單。上麵有陳永貴名字的政治局委員候選人名單發下來了,由各小組討論。在華北組的小組討論會上,陳永貴見名單上有自己,便謙虛道:“我文化低,連個錄也記不了,政治水平也不高,辦法又不多,我可實不稱職。”

這時一位參加華北組討論的中央領導說:“關於永貴同誌來中央,在過去幾年就考慮過這個問題。大寨和昔陽在永貴同誌領導下,始終堅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線,進行了長期的鬥爭,是經過考驗的。”這位領導人又提到陳永貴去四川、貴州、雲南參觀訪問的事,說他敢直言批評,沒那些虛辭客套,各地同誌都說受益不淺。華北組的中央委員們聽了這番介紹沒說二話,眾人一陣鼓掌,陳永貴就算通過了。

消息傳出後,大寨的老百姓敲鑼打鼓上街遊行慶祝,說起來是慶祝十大勝利閉幕,其實大家心裏最高興的還是他們的“當家人”進了政治局。

正是在這次十大會議上,周恩來宣布了一件人們盼望已久的事情:“同誌們,最近我們還要舉行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和各國革命人民對我們黨、對我們國家寄托著很大的希望……”

因林彪事件整整中斷了兩年的四屆人大籌備工作,再一次提上了議事日程。然而,這次的籌備工作,卻是風雨交加。

從1973年底開始,一場批林批孔運動又在全國展開。

白卷英雄上大學。

批判晉劇《三上桃峰》。

圍剿湘劇《園丁之歌》。

借小學生日記批所謂“師道尊嚴”。

借風慶輪返航批所謂“洋奴哲學”。

一個又一個的事件,進一步惡化了當時的政治局勢,十大以後剛剛恢複的四屆人大籌備工作,前後又被迫中斷了近一年的時間。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江`青一夥借機生事的目的,實際上是把矛頭指向了周恩來,指向了鄧小平。

1974年10月11日,中央終於正式下達了關於召開四屆人大的通知。

此時,病重的周總理在醫院中頻繁召見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等人,醞釀四屆人大的人選問題,努力不使黨和國家的權力落到江`青一夥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