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係大慶和大寨(4)(1 / 2)

毛澤東說:窮山溝裏也能寫出好文章。一個裹著白毛巾的農民,走上了人民大會堂的講台,他對著萬餘名聽眾把爛熟於心的大寨建設史講得眉飛色舞

1964年1月19日,陳永貴頭上裹著白毛巾,走上了人民大會堂的講台。對著萬餘名衣著筆挺的聽眾和台下閃爍的各級軍官的肩章,毫不怯場。他不拿講稿,手不時地在空中比畫著,把爛熟於心的大寨建設史講得眉飛色舞。聽眾們盯著這位不同凡響的農民打扮的大隊書記,隨著陳永貴講的那些新鮮生動的英雄般的故事,時而振奮,時而沉靜,時而發出笑聲。講到精彩處,陳永貴還不緊不慢地端起茶杯喝上一口,大廳中靜得連那茶水下咽的咕嘟聲都清晰可聞。陳永貴著重講的正是在大寨曆史中表現出來的戰無不勝的精神力量。他講合作化,講三戰狼窩掌,講抗災,講三不要三不少,講自力更生的十大好處,講憑著人的誌氣打糧食。他的報告與當時彌漫在全社會的理想主義精神很合拍,大家聽了使勁鼓掌,報告大獲成功。

半個月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舉辦了專題連續廣播:“學大寨,趕大寨”,還播送了陳永貴的傳奇般的講話。節目播出後,中央台收到了13個省市上百封聽眾來信。這些幾十年前的舊信可以向今天的人民傳達出當時的社會氣氛,傳達出那時的社會輿`論對人的誌氣、意誌、幹勁和精神力量的高度推崇,也可以證明一個學大寨的運動正在自發地形成。

同年3月28日到29日,毛澤東召集中`共河北和山西省委的林鐵、劉子厚、陶魯笳等幾個人,到他停在邯鄲的專列上,聽取工作彙報。陶魯笳彙報說,前不久他在昔陽縣大寨大隊蹲點,了解到這個大隊的生產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很出色,支部書記陳永貴是個生產能手,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能手,而且對管理工作抓得很嚴,公私分得很清。省委1960年就曾發出通知,要求全省農村黨支部書記向陳永貴學習。陳永貴提出過一個很好的口號,叫做“參加生產,領導生產”。這時毛澤東說:“很好嘛!就像打仗一樣,紙上談兵不行;你不參加打仗,怎麼會指揮戰爭呢!”

接著陶魯笳繼續彙報說,陳永貴要求每個黨員的勞動要好於一般群眾,支部委員要好於一般黨員,支部書記更要好於一般委員。他認為隻有這樣,黨支部才有資格領導生產。初級社剛成立時,村裏的地主和富農分子暗中輕蔑地說,看這些窮小子們還辦社哩,兔子尾巴長不了,用不了幾年,非讓他們吃塌了不可。陳永貴得知後在黨員大會上說,我們每個同誌都要橫下一條心,絕不占公家一點便宜,讓他們看看,共?產黨員根本不是他們說的那種人。10年來,大寨全村的工分賬和財務賬,從來是一清二楚,接受群眾監督,定期向社員公布。群眾稱他們的支部書記是貼心書記,會計是保險會計。大寨的評工記分,照陳永貴的說法是“有製度,不繁瑣;有差別,不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