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鼎革維新(1997~2002年)(7)(2 / 2)

目標確定後,戴磊感到了很大壓力。然而,班子決定的事情是敷衍不了的。戴磊說。2002年年初,信息中心馬不停蹄地邀請學界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以及信息產業廳的學者專家集中在新集,一個月的時間內拿出了信息化的發展規劃。規劃提出新集信息化工作目標以生產計劃為龍頭,以成本控製為核心,形成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閉環控製。

目標隻是一個方向,隻是一個藍圖。要實現管理信息化,戴磊認為新集至少應該具備三個因素:第一,企業要有一定的管理水平,不能一片空白。第二,企業員工要有較高的素質。都是初中生,小學生,計算機都不會用,怎麼搞ERP。第三,要找到匹配於新集這種管理和水平的軟件。而當時的新集,開展信息管理的前兩個條件還並不充分,隻是由於領導下了決心要做這個事情,大家不敢不做,你不做你帽子就要掉了,位置就要掉了。加之,采用的軟件是西安交通大學一位教授參考美國勞工部軟件編製後帶到國內的,還不成熟,軟件本身存在的錯誤也很多,又是第一次運用,彼此都對軟件不熟悉。這讓新集人倍覺痛苦。

有一次信息中心做供應係統實施,庫存初始化前後做了三次。每一次都要求庫房的幾萬個品種的規格、型號、數量、金額錄進電腦。初始化一遍需要所有人員加班加點一個星期。工作量之大,讓庫房的女同誌都累得哭。供應部有個業務員很形象地與戴磊開玩笑:我說戴主任,你過去講我們現在的管理水平相當於趕馬拉車,搞了信息化後,我們坐了汽車,省力多了。可汽車沒有看見,馬也沒了,把我們變成馬套在車上了。那段時期,戴磊感歎說:我們是很痛苦的,我想放棄,但劉總支持我。如果沒有他一定要做成的決心和勇氣,我肯定堅持不下來,信息化也搞不成。是的,這就是領導者的價值和作用之表現。如果領導者沒有遠見,決策沒有前瞻性,或者稍遇困難就改變決策,就退縮,聽不得下屬的幾句怨言,那就什麼事情也做不成了。

當時,他們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分批投入、逐步推進的原則,在公司信息化建設方麵開展了五個階段的工作,即總體規劃調研階段、建設啟動階段、建設需求調研階段、數據準備階段和局部係統試運行階段。在推進過程中,他們在全公司範圍內掀起了學習信息化知識、掌握信息化本領的熱潮。尤其是信息化管理帶來了全新的現代管理知識和理念,使各級管理人員的管理思想得到了解放,傳統的思維方式得到了改變,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一種新的動力,使公司的各項管理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到目前為止,信息化不僅表現在劉莊礦的控製室已成為行業領先,而且在財務記賬、核算,人事管理、銷售、安全、生產、運輸、機電、通風等各個方麵,全麵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幾萬人的企業,每個月的財務決算,再也不用愁了,月末的當天,就可以出來完整的財務報表公司整體管理水平向科學化、數字化、信息化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競爭像一場運動戰,輸贏取決於對未來趨勢的把握和反應速度。新集的管理者思路超前,當整個煤炭行業還按部就班地延續傳統的管理模式時,新集已使信息化在管理、經驗上領先了某些競爭對手整整五年。新集後來上市,有券商來調研,都沒有想到新集的信息化管理係統能夠做得如此井然有序。僅三個月,就各種數字齊備,沒有費券商的一點力氣。

關於創業與守業的思考

時間,不斷地萌發它的魅力,並且開掘它的威嚴和神思。無論是堅持基業長青,或是立下締造百年老店的承諾,創業與守業都是無法繞過的話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