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言歸正傳。曹操對於洛陽北部尉這樣一個官職,那是相當的失望。多年以後,已經做到魏王、成為成功人士的曹操對這件事情還是耿耿於懷,越琢磨越不是滋味,憑什麼我當初那麼有才能,官職卻比袁紹還低,隻能做個洛陽北部尉呢?越想越想不通,所以把這個司馬防重新請出來,跟他進行了一次談話,問他:“孤今日可複作尉否?”你覺得今天的我還隻能做一個洛陽北部尉嗎?
司馬防一聽,明白了,還記得當初那仇呢,瞧你這小心眼的樣兒。但是,曹操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要是回答說我還堅持當年的判斷,我覺得你就是隻能做一個洛陽北部尉,你這輩子就是做洛陽北部尉的命,你認命吧。那就是不給曹操麵子,不給他台階下,人家現在是魏王,要弄死你輕而易舉。那如果他改口,說我當初錯了,我有眼不識泰山,我其實早就看出你能做魏王來,這就是溜須拍馬,不實事求是,不符合司馬防剛直的性格。那麼司馬防是怎麼回答的呢?他的回答很巧妙。司馬防說:“昔舉大王時,適可作尉耳。” (《三國誌?武帝紀》注引《曹瞞傳》)你今天水平怎麼樣我不清楚,反正當初我推薦你做洛陽北部尉的時候,你的能力也就是剛剛夠格做一個洛陽北部尉,別多想了,洗洗睡吧。
曹操,在人力資源大師許劭那兒被鑒定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為什麼司馬防偏偏一口咬定曹操隻能做一個洛陽北部尉呢?
眾所周知,洛陽乃是東漢王朝的首都。東漢末年,吏治腐敗,洛陽的犯罪率非常高。那按理來講,犯罪率高,正好給曹操大顯身手的機會啊,你不是治安長官嗎?但是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在洛陽城作奸犯科、違法犯罪,導致這個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禍首,不是平頭老百姓,而是外戚、宦官、權貴以及他們的黨羽、爪牙。洛陽北部尉,隻不過是個四百石的小官,而這些犯罪嫌疑人,隨便拎出一個來,都要比曹操大上好幾級,都拿洛陽北部尉不當幹部。這樣一個爛攤子,怎麼管?
曹操如果像東漢其他的官員那樣,一杯清茶、一張報紙,裝聾作啞、混吃等死,那就難以出人頭地,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名聲,也會名聲掃地;曹操如果堅持強硬執法,我就跟你們拚上了,那就勢必要得罪當時的權貴,輕則掉烏紗帽,重則掉腦袋,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說,你曹操到底是亂世之奸雄還是亂世之狗熊,誰說了都不算,是奸雄是狗熊拉出來遛遛,洛陽北部尉就是擺在曹操麵前的第一道難題。
弱者知難而退,強者迎難而上。曹操選擇了強者的道路。他新官上任放了三把火,正是這三把火,短短幾個月內轟動了洛陽城,讓每一個人都牢牢記住了曹操這個名字。
盡管曹操對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並不滿意,但他畢竟邁出了仕途的第一步。可是京師洛陽複雜的治安狀況對於初出茅廬的曹操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曹操走馬上任之後也高調地放了三把熊熊大火,那麼他到底出台了哪些舉措?他的這些舉措又是如何讓京師治安為之一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