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二姑的父親原在正藍旗牧地上放馬,母親姓白,是一個達官貴人家中的賤婢。年長後出府配給她父親。他們的長女就是長二姑,長二姑11歲時被送到刑部曹司員家做奴婢。曹司員的太太本也出身賤婢,所以知道下人們的辛苦,所以對他們很善良。大概是同病相憐,她見到長二姑後,頓生憐憫之情,並且給她梳頭纏腳。後來還教她識字讀書,二人相處得很好。長二姑本來就非常勤快,又能吃苦耐勞,況且又生的十分聰明伶俐。加之在司員家她不僅學會了管家理財,而且跟著司員太太學會了吟詩作賦,連琴棋書畫也略通一二。幾年之後,長二姑出落得水靈窈窕,司員就有心納她為妾。恰好聽說刑部秋審處出了空缺,曹司員為了把這個肥缺弄到手,就狠下心來把長二姑送給了和珅。和珅見長二姑確實才貌出眾,隱隱有一股逼人的氣勢,認定此女不俗,就高興地收下了。
長二姑來到和府後,對府中尊長多有禮節,對下人也是平易近人,並且對和珅的嫡妻馮氏非常尊敬,常常前去問安。再加上聰明能幹,善於操持家務,成了和的左膀右臂,很快就在和府樹立了自己的威望和名聲。和珅也對長二姑表現出非同一般的關愛,因此,和府中上上下下的人都尊稱她為“二夫人”。
後來,曹司員見長二姑在和府中的地位蒸蒸日上,逐漸成為和珅身邊的重要人物。於是,為了巴結、討好和珅,他正式認長二姑為義女,並通過長二姑的關係向和珅求情,升任他為永定河的道員,這是一個經辦錢糧的肥缺。和珅能把這個位子為他,可見長二姑在和珅心中的地位。
長二姑知書達理,熟知函劄簿籍。和府上下家產龐大,確實需要她這樣一個人物去照管。她心思細密,和珅那麼多的家產竟被她打理得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常常拿出條條記錄清楚的賬本讓和珅過目,和珅總是高興得合不攏嘴。她還常常能對上愛賣弄詩詞的和珅出的題目,並且能填幾闕詞。甚至比和珅的幕僚做的都好,令和珅的那些同僚豔羨不已。
隨著和珅地位的日漸高升,別人進獻的姬妾也越來越多,但隻有長二姑始終是和珅的最愛。她在和府中說一不二,她的話就如同家法一般。仆人的添減,田產的買入賣出,店鋪的開張或典出,隻要她提出來,和珅都一律答應。在和家,長二姑的身份僅次於和珅、老太太和馮氏,其威望之高,是其他人所無法匹敵的。
不僅如此,長二姑還是和珅斂財的好幫手,她為和珅的賣官鬻爵出謀劃策,經她指點的方法,沒有不成功的,和珅對此也佩服不已。所以,一切收受禮物都由她統一安排。她還串通郝雲士等一幫掮客以及和府大管家劉全等人,弄到數百萬的財帛金銀,成為和家的聚斂能手。固倫和孝公主下嫁給豐紳殷德後,她把公主的飲食起居也安排得十分周全,深得和孝公主的敬愛。因此,有人求額駙或和孝公主辦事,也都由她一人代勞從中獲利。
長二姑在同時也沒有忘記為娘家人牟取好處。在她的幫助下,她的一個兄弟做了知縣,一個成了富甲一方的鹽商,一人抓權,一人抓錢,這也能看出她的手腕和精明。她的子侄們也都在縣衙裏,靠她的關係謀了肥差。
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當長二姑聽說和珅上吊自盡的消息時,她非常悲傷。麵對偌大家業頃刻化為烏有,其中也有她的巨大心血,她怎能不痛心?和珅這棵乘涼大樹也轟然倒下,想到往日裏她與和的恩愛和心靈相通,想到自己以後孤苦零丁的生活,遂決定與和珅一起共赴黃泉。死前亦賦七律二章:
誰道今皇恩遇殊,法寬難為罪臣舒。
墜樓空有偕亡誌,望闕難陳替死書。
白練一條君自了,愁腸萬縷妾何如。
可憐最是黃昏後,夢裏相逢醒也無。
掩麵登車涕淚潸,便如殘葉下秋山。
籠中鸚鵡歸秦塞,馬上琵琶出漢關。
自古桃花憐命薄,者番萍梗恨緣艱。
傷心一派蘆溝水,直向東流竟不還。
精明的長二姑原以為和罪不至於死,也想通過關係將和珅撈出來,甚至想上書替和頂罪,可惜他沒有看頭嘉慶帝的心思,最終無法如願。眼看和珅回天乏術,自己也無心苟且偷生,於是下定決心與和珅一起就死,算是對和珅的一種報答。
患難與共的劉全
劉全家是和家的世代奴仆,綽號劉禿子,又叫外劉。劉全是個車夫,從小為和家趕車,與和珅一起東奔西走,有時是為了借錢,有時是張羅收田租。風裏來雨裏去,鞍前馬後,為和珅的發家出了不少力,深得和珅的信任。
和珅在潦倒之時,曾四處借錢,無奈樹倒猢猻散,沒人肯借,隻好派劉全到他做河道官員的外祖父嘉謨家去借錢。剛開始,嘉謨礙於親戚情麵還給他銀兩,可是到了後來,臉色越來越難看,態度也越來越差。
有一次,嘉謨隻給了劉全五十兩銀子,就打發他回去。嘉謨屬下有個叫郭大昌的人,洞徹水性,是治河的奇才。當地官員遇到治理河道的事情,往往要征求他的意見。劉全每次來借錢,都是郭大昌負責接待,二人一來二去也混熟了。這次郭大昌請劉全吃飯,給他送行,借著酒勁說道:“兄弟,你我也是老熟人了,我對你十分了解。憑你的本事,如果你願意到我這裏謀一個差事,日後肯定會發達的。何苦在京城低三下四做別人的仆人?現在為了這區區五十兩銀子,就要往來數千裏之遙,豈不是太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