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整治同僚順我者昌逆我者亡8(2 / 3)

和珅的判斷是準確的,他清楚地了解了官場上大多數人的心態,所以能夠把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後來,他隻要一說話,以前不正眼看他的官僚們都聚精會神,唯恐聽漏一句。

說起來,和珅還要感謝永貴。和珅剛入軍機處時,永貴因“安明事件”彈劾他,後經過和珅巧妙運作才得以脫身。和珅經此一劫而不倒,卻真正看清了朝臣的真麵目:哪些人隻是表麵應付自己,哪些人是對自己忠心耿耿,他全都看在眼裏,記在心頭。他更感激永貴之子伊江阿給他通風報信,所以後來對伊江阿大力提拔。永貴父子兩人一正一反地幫了和珅的忙。而對指責過他的那幫朝臣,和珅並沒有馬上與他們翻臉攤牌,他知道自己現在羽翼未豐,便與一幫朝臣虛與委蛇,笑麵相迎,雖然心裏異常痛恨,但他在等待機會。在和珅的心目中,對待這幫騎牆派要麼應付敷衍,要麼一棍子打死,現在在自己沒有絕對實力時,能拉攏的當然極力拉攏。

通過此次事件,和珅深感培植自己黨羽的必要。於是他下定決心,確立了以自己為中心,弟弟和琳與福長安為左膀右臂的關係網。

和珅不僅了解人性,對讀書人的品性更是了如指掌。因為和珅自己文武全才,也算是半個讀書人,他知道讀書人由於讀書太多,所以平時的行為習慣受到的羈絆很多,不自覺就有了被奴役的習慣。讀書人的最大理想是金榜題名,其實也就是為皇帝打工。對於這些有強烈願望的讀書人,和珅也不討厭,他最討厭那些自命清高的讀書人。後來,乾隆帝常常讓他做監考官,他總是在科舉考試中錄取對已死心踏地,忠心耿耿的讀書人,而對那些自恃才高、不肯服軟、與自己合作的人,即使已經上榜,他也會百般借口來阻撓這些人入仕,以致一時間“天下士人,幾出和門”。

憑著能摸透人心的這種特殊才能,和珅算是跟著乾隆風光了一輩子,可惜他太過依賴乾隆,而沒有把心思放在嘉慶身上,所以不能及時理解嘉慶的想法,以致招之殺身之禍。但這並不是因為他不善於了解新皇帝的心思,實在是他從心眼裏不喜歡嘉慶的緣故。

“燒車禦史”謝振定

和珅當政的乾隆時期,官場上的人物都是對和珅巴結不及。送錢送色送寶物送珍玩玉器……可謂五花八門,隻求能贏得和珅側目。更有通過與和珅上下的人結友攀親來搭上和珅這趟船的。

雖然如此,還是有一些官位卑下卻敢於公開與和珅這個當朝權臣叫板的人,其中就有人稱“燒車禦史”的謝振定。

謝振定,字一齋,號薌泉,湘鄉人。乾隆庚子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負經世才,尚氣節,能古文辭,曆官禦史,罷,複起禮部員外郎。嘉慶元年,(1796年)怒燒和珅之車,史稱“燒車禦史”。有《知恥齋集》,《清史列傳》傳於世。

乾隆四十五年(1790年)進士,庶吉士散館後授編修。乾隆五十九年,任江南道監察禦史,巡視南方漕運。當年運漕船隻曾一度被阻江蘇瓜洲,據說謝振定向河神祈禱後,大風轉向,使得漕船順利過閘,人稱“謝公風”。

謝振定雖然官職不大,但天性耿直,一直看不慣權臣由其是和珅的飛揚跋扈。曾對曹錫寶因上奏彈劾和珅家人劉全生活奢侈而被罷職一事頗為不平。

乾隆六十年(1795年),謝振定任兵科給事中,負責巡視京師東城。有一天,在他巡城途中,遇到大學士和珅愛妾的弟弟,此人竟敢違製乘坐和珅的馬車,在大街上橫衝直撞,將街道兩旁商販的攤位、行人衝得到處躲藏。

謝振定本來就對和珅不滿,現在見他一個家人就敢這般驕橫,怒令巡邏小卒將家奴從車上拉下,準備待會去鞭打他。

誰想這人依仗和珅的權勢,根本不把謝振定這個小小的巡城禦史看在眼裏,反而破口大罵說:“你是誰?狗一樣的東西敢鞭打我嗎?我是乘坐我家主人的車子出來辦事,你還敢鞭打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