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在臨行前召見了慶成,向他麵授機宜。和珅也已經派人通知了沿途各省做好安排,慶成要做的是控製尹壯圖的行動,盡量不讓他與地方官接觸,以免生出諸多事端。必要的時候,甚至不惜用命令約束他。經過這一番周密的安排,尹壯圖還被蒙在鼓裏就同慶成一起出發了。
他們首先到了山西大同。大同知府是和珅的舅舅明保,此人為人貪婪無度,靠著巴結和珅才做到了知府。他早吧國庫揮霍一空,幸好有和珅的密令,他才得以有時間準備。尹壯圖一到,他對尹壯圖說他為官一向節儉,並用粗茶淡飯接待他。尹壯圖不明就裏,反而對明保甚是欽佩。等到將尹壯圖送回驛館之後,明保又把慶城迎進家中,豪華酒宴款待,席間他們不停地嘲笑被欺騙的尹壯圖。就這樣,尹壯圖他們所到之地,官員的所作所為更加無恥,他們對慶成熱情地接待,有說有笑,卻好像根本沒有看見尹壯圖一般,把他冷落一旁,一到晚上,就有人把慶成邀去赴宴,而尹壯圖則一個人留在驛館之中,連飯食也沒有人預備。幾處地方走下來,尹壯圖也漸漸明白了和珅的意圖。但是苦於沒有證據,隻好承認自己誇大其辭,沒有真實憑據,請求結束調查回京。
乾隆見果然沒有真憑實據,就曆數尹壯圖的奏折:“希榮卑鄙,飾詞謊奏。”史書上記載:乾擄案諭壯圖,問途中見商民蹙額興歎狀否,壯圖覆奏,言目見商民樂業,絕無蹩額興歎情事”。
尹壯圖一回京就被刑部以“挾詐斯公,妄生異議律”關進了大獄,判處砍頭。後來,乾隆法外開恩,不治其罪,並以內閣侍讀革職留任,後升任禮部主事。後來,尹壯圖以母親年齡大,需要奉養為由辭官回家。
可見,要想在對手進攻之前作好充分準備的關鍵在於有準確的情報,在此基礎上才能先敵動手,置對手於被動境地。和珅就是這樣,當有人告狀時,他往往都是先發製人,搶在對手的前麵消除不利於自己的證據或者先罷除對手官職,不給對手留下任何機會。
不做親家不得升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後,年輕的和珅已經在短短的幾年間,連續升任戶部侍郎、軍機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國史館副總裁,賞戴一品朝冠;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兼任步軍統領、監督崇文門稅務等職務,明顯成為了皇上的大紅人,和珅好不得意。
然而就在這風光的背後,有一件事讓他特別氣憤,就是他滿心想與禮部侍郎德保結為親家,卻竟然遭到德保的拒絕。
德保姓索綽洛氏,字仲容,號定圃,又字潤亭、懷玉、龐村,內務府滿洲正白旗人,屬於上三旗之一。曾祖都圖任六庫郎中,署總管內務府大臣,康熙皇帝曾賜姓石。
德保乾隆二年中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很受乾隆帝器重,曆任順天鄉試日考官、日講起居注官、入值南書國子監辟雍殿。曆任工部侍郎兼總管內務府大臣,漢軍副都統、順天學政、翰林院掌院學士,廣東巡撫、兩廣總督、漕運總督、內閣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多次主持鄉、會試,有《樂賢堂詩文鈔》傳世。加之德保的弟弟觀保也是進士出身,因而索綽洛氏在當時滿族貴族中是少有的書香門第,德保和弟弟觀保在當時的官場上也是很有影響力的人物。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剛任戶部侍郎和軍機大臣的和珅,帶著自己的女兒去德保家串門。在德保家大門口遇到德保的兒子英和。這英和長得一表人才,聰明伶俐,很會說話,和珅一見就喜歡上了。他看了看身邊的女兒,當即就想和德保結親,要把女兒許配給英和。
和珅之所以想和德保結親:一是自己雖然受皇帝寵信,但畢竟不是上三旗出身,相對德寶而言有政治上的先天不足,而德保由於出身上三旗,加之又有才學,早已在仕途上飛黃騰達,他要是能與德保家結親,就可以與索綽洛氏形成政治關係,這對於鞏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十分有利;二是德保有一個聰明伶俐、長相標致的兒子英和,自己和女兒都非常喜歡,能招到這樣一個乘龍快婿可是很有麵子的事情。但有一點,自己的女兒長得醜,有一隻眼也不好使,自然不好找婆家,而這英和有長得眉清目秀,不知道對方肯不肯答應。無論如何,為了自己的前途,還是要努力去撮合,他決定讓皇帝賜婚,這樣一來,德保就無話可說了。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的某一天,趁著皇上高興,和珅就把自己想與德保結親的事告訴了乾隆帝,乾隆帝不明就裏,當然很高興,自己看重的股肱大臣能夠相互聯姻,這對他非常有利,就滿口答應為兩家子女的婚事主持一個指婚儀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