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5樂章 星光燦爛(13)(3 / 3)

袁美雲第一次演唱電影插曲是1934年在她主演的影片《人間仙子》中領唱同名主題歌。這部影片由黎錦暉配樂並譜寫了主題歌《人間仙子》和插曲《銀色的淒涼》。袁美雲唱的《人間仙子》反響一般,白虹演唱的《銀色的淒涼》曾流行一時。

從1933年到1935年,袁美雲曾主演左翼影片《中國海的怒潮》、《逃亡》、《人之初》、《暴風雨》和《凱歌》。在《逃亡》一片中演唱了《塞外村女》,並和葉娟娟一起領唱了《自衛歌》,這兩首歌均由唐納作詞聶耳譜曲。在《凱歌》一片中她又演唱了《采菱歌》。

袁美雲演唱的電影歌曲,最流行的是1938年影片《茶花女》的主題歌《茶山情歌》,另一首是影片《地獄探豔記》的插曲《節節花開》。

除了電影歌曲,1934年—1935年,袁美雲還灌錄過黎錦暉的時代曲—《大無畏歌》、《好姊妹衝鋒》、《春光好》和《第一美少年》的唱片,她是一位會唱歌的電影明星。

1938年以後袁美雲為新華、華新、華成等影片公司主演過二十餘部影片,大家比較熟悉的銀幕形象,除了西施,還有她1944年在“華影”影片《紅樓夢》中反串扮演的賈寶玉。

抗日戰爭勝利後,袁美雲和丈夫王引去香港創辦“良友影片公司”,1987年返回上海,1999年病逝。

宣景琳的《江南春色》

宣景琳,1907年生,是中國電影無聲時代的著名影星,15歲走上銀幕,18歲為明星影片公司主演《最後之良心》一舉成名,明星公司與她簽訂了三年合同,成為“明星”第一個簽訂長期合同的演員。從1925年到1930年,她頻頻出鏡,主演和參與演出的影片一部接一部,是銀幕上與胡蝶同時代的當紅影星。

1931年,“天一”影片公司拍攝首部片上發音有聲片《歌場春色》,由扮演女主角的宣景琳演唱了片中插曲《青春之樂》和《江南好》(又名《江南春色》)。這兩首歌都由黎錦暉寫詞譜曲,是僅晚於《尋兄詞》的中國最早的兩首電影歌曲。為了唱好這兩首歌,宣景琳反複練習,下了一番功夫,影片上映後反響不錯,勝利唱片公司為宣景琳灌錄了《江南春色》的唱片。另一首《青春之樂》由白虹為高亭唱片公司灌錄了唱片。1933年,宣景琳在為“明星”主演影片《二對一》時,又演唱了片中插曲《儂心許》,也由“勝利”唱片公司錄了唱片。她為“勝利”灌錄的時代曲唱片有《今夜曲》、《憶嬌容》、《新夏》,為“百代”灌錄的唱片有《怕春歸》和《紅玫瑰》。

武俠明星夏佩珍的歌

夏佩珍,1911年出生於山東曆城,出身於“明星影戲學校”。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攝武打片《火燒紅蓮寺》,夏佩珍入選這部影片的女主角,飾演昆侖派女俠甘聯珠,一鳴驚人。她一連主演了18集《火燒紅蓮寺》,成為最著名的武俠女明星。《火燒紅蓮寺》從第3集開始,胡蝶在片中扮演“紅姑”一角,也很走紅,夏佩珍和胡蝶成為齊名的當紅影星,在南洋群島各埠,觀眾更喜歡夏佩珍。

從1927到1935年,夏佩珍拍的影片超過了70部(集),她能演舞刀弄槍,飛簷走壁的俠女,也能演情感豐富的現代女性,為“明星”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在緊張拍片的同時,夏佩珍還為百代唱片公司灌錄了十幾首歌的唱片,有許如輝詞曲的時代曲《儉德歌》、《四時吟》、《田家樂》、《湘江浪裏憶我君》、《鄉下大姑娘》、《香草美人》、《最後五分鍾》,和許如輝詞曲的電影歌曲《路柳牆花》、黎錦暉的電影歌曲《在月下》等,“百代”公司多以“麗歌”商標推出。由於夏佩珍不在電台播音,也沒有參加“播音歌星”競選,在歌壇的知名度不是很高。

範雪朋深情唱《母親》

範雪朋是中國電影史上著名的武俠明星,1927年—1931年,她為友聯影片公司主演了15部武俠片,兩次在好友徐琴芳主演的武俠片中出演女二號,成為當時影壇上赫赫有名的“女俠”。

範雪朋,原名姚雄飛,1908年出生在江蘇省宜興市一個封建大家庭裏,“逃婚”到上海,進上海友聯影片公司,先主演《娼門之子》和《荔鏡傳》獲得成功,接著就連續主演武俠片,最著名的是在《兒女英雄》係列影片中的《十三妹大破能仁寺》、《十三妹大破穿雲嶺》……“十三妹”係列扮演的“十三妹”,以其使人眼花繚亂的武打功夫,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讚揚,紅極一時。

這位著名的武俠女明星,1934年進入“天一”影片公司後又成功地主演了現代題材的《黎明》、《紉珠》、《重歸》、《母親》等影片。在《紉珠》中她一展歌喉,演唱了一首《望兄歸》,特別是在《母親》一片中,她演唱的同名主題歌《母親》,情感真摯細膩,使這首歌十分走紅,至今仍被許多老年朋友念念不忘。

嚴月嫻、嚴月泠的電影歌曲和時代曲